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河洛谣》(68)

2022-09-07 19:10:50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河洛谣,(唱):深施一礼把马上, 赵匡胤(唱):抑强扶弱理应当。 (赵匡胤、赵京娘同下。) 这时,只听身边一个貌似书生的年轻人念诵道: 不恋私情不畏

河洛谣

(唱):深施一礼把马上,

赵匡胤(唱):抑强扶弱理应当。

(赵匡胤、赵京娘同下。)

这时,只听身边一个貌似书生的年轻人念诵道:

不恋私情不畏强,

独行千里送京娘。

汉唐吕武纷多事,

谁及英雄赵大郎。

赵匡胤起身离开了茶摊儿。没有人发现,他的眼里汪满了泪水。那一年,他一路把京娘护送回家,因拒绝了京娘的求爱,京娘反遭哥嫂的羞辱,悬梁自尽了。早知道是这样的结局,还不如接受了京娘。可是,他当时心里装的只有渔娘。想到这儿,他的心口一阵剧痛。十多年来,接二连三的打击让他防不胜防,渔娘寻而不见,赵京娘因自己而死,妻子贺氏不到三十岁就病逝了,连她弥留之际自己都不在身边;贺氏走后,表妹王细君嫁给他也只是短短几年时间,死时才二十二岁,她生的三个孩子全部夭折。近一年多来,患难大哥慕容延钊、二哥韩令坤先后病逝,王审琦辞官……这一切的一切都让赵匡胤悲伤过度,甚感孤独。

连赵匡胤自己也说不清,对巩县,特别是古驼岭,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是渔娘吗?抑或是赵苟仙儿?还是一凡大师?或者是古驼岭独特的地理环境,柿树洼、文武院、百侯窑、地坑、黄河……都是,又都不是。总之,古驼岭这个地方赵匡胤始终没有忘记,一直让他魂绕梦牵。不是老家,胜似老家。

远处。黄河上空,三五只鸽子带着哨音从黄河北岸飞回来。猛地,赵匡胤想起了那一夜,那鸽子,那信件,心里陡然激动起来,伤感起来。忽然,一阵凄美的小曲隐隐约约传来:

你是黄河我是洛,一清一黄来汇合。邙山头前“八卦图”,好似咱俩把手搦。

把手搦,念哥哥,洛妹清清泪儿多。只听水响不见面,黄哥哥,你咋不来见见我。

把手搦,念哥哥,双双鞋儿把心托。一个针脚千句话,黄哥哥,何日听我当面说。

把手搦,念哥哥,织布机上飞银梭。年年都见春风面,黄哥哥,何日您会来接我?

渔娘?赵匡胤循声找去,小曲是从黄河中间的一条船上飘来的。船头上没有人,人可能躲在船舱里,故意不露面的。没有人摇船,船在河中随波漂流。

就在赵匡胤打量的时候,小曲又随着风过来了:

铜锣不打千年响,明镜不照万年光。只要我俩有心念,一生不见又何妨?

是渔娘吗?她回来了?赵匡胤心里又是一阵燥热,想找个船过去一探究竟。那只船仿佛知道赵匡胤的心思,慢慢往河对岸飘去。看着小船越飘越远,赵匡胤冷静下来,心说,若船上的人真的是渔娘,想见自己很容易的,若不想见自己,自己是找不到她的。渔娘为什么不愿见自己?或许,船上的人真的不是渔娘。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