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河洛谣》(74)

2022-09-07 19:10:50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河洛谣,燕赵高人的来信,以及赵苟这番话,让赵匡胤脑子灵光一现,顿开茅塞,心说,对呀,怎么光在儿子中间考虑,没有想到皇子以外的人选呢?真是糊涂,糊

河洛谣

燕赵高人的来信,以及赵苟这番话,让赵匡胤脑子灵光一现,顿开茅塞,心说,对呀,怎么光在儿子中间考虑,没有想到皇子以外的人选呢?真是糊涂,糊涂啊。

放下飞鸽传书,赵匡胤指着“十心歌”對赵苟说:“老人家,可惜燕赵高士看不到朕这番心了。”

赵苟忙答:“圣上放心,贱民定将圣上日月之心飞传老友,想必老友在九泉之下定能开颜安心,闭目九泉。”

“好。”赵匡胤脸色转喜,一会儿又陷入了沉思。

皇子之外的人选,赵匡胤首先想到了自己的弟弟光义。光义从小饱读诗书,广涉经史,今年三十八岁,不仅年富力强,明事达理,颇有韬略,为人持重老练,大臣中极有人缘。光义比自己小十几岁,父亲常年在外征战,自己从小就对光义怀有一种别样的情感,感觉自己不只是他的兄长,在感情上更像是父子。赵匡胤深切体会到“长兄若父”的含义。这么一说,光义就更不是外人了,对,就光义,为使大宋享祀万代,我下世后将帝位传给光义,光义传给光美,光美传给德昭。如此,则国无虞矣。可是,如此一来,这就成了一个违反制度、违反常规的事情。如果自己让弟弟继位,阻力会很大,比方,与大臣商量,说服皇后、皇子,立诏书。他知道,搞不好要出大乱子的。有没有万全之策呢?

“家有一老娘,百事有主张。”赵苟轻声念道,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赵匡胤听。

“你说什么?”赵匡胤猛然一惊。

“贱民回忆往事,想到了过世多年的老娘。家有一老,胜似一宝。皇上,贱民真羡慕您啊!”赵苟赶忙解释,随后告辞了。

琢磨着赵苟的话,赵匡胤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杜太后,如果借母亲之口,不但能说服众人,而且还能增加母亲形象。尽管母亲死了十多年,就告诉光义,说是老母亲的临终遗言。但是,自己一个人还不行,还得把赵普拉上,这样才能使人信服。

想到这里,赵匡胤如同卸下了心头的千斤重担,感到浑身说不出的舒坦和轻松。他顺手拿起案子上的毛笔,笔走龙蛇,刷刷地写起来。写罢,赵匡胤走出窑洞,天已经亮了。他这才发觉,自己又是一夜未眠。

赵匡胤从“文武院”的暗道登上了古驼岭。

太阳似乎迎接他似的,从东边云层里跳了出来。透亮的阳光转眼间驱散了薄薄的雾气,古驼岭的一切变得那么清新,那么醒目,那么瑰丽。赵匡胤不觉又念叨起那首《咏初日》:

太阳初出光赫赫,

千山万山如火发。

一轮顷刻上天衢,

逐退群星与残月。

这首《咏初日》作于多年前,也是在这样的地方,也是这样的情景。赵匡胤心里很是澎湃,很是激动,很是敞亮。

远眺黄河,它像黄缎子一样闪着光芒,随着荡漾的水波,那些光芒一闪一闪的,像是人的眼睛,一眨一眨的。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