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好的老师(3)

2022-09-07 19:01:56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师长,打仗时再喊我回来 再向军旗敬个礼 心潮更澎湃 抚摸深爱的军装 青春也精彩 那份担当不会减 那个信念不会衰 风高浪涌有我在 军号声声入梦来 肩头上的钢

师长

打仗时再喊我回来

再向军旗敬个礼

心潮更澎湃

抚摸深爱的军装

青春也精彩

那份担当不会减

那个信念不会衰

风高浪涌有我在

军号声声入梦来

肩头上的钢枪没扛够

打仗时再喊我回来

祖国请记得

打仗时再喊我回来

在和郭志刚将军的交往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他的点滴小事。我多次邀请将军到周口做客,因将军太忙,一直未能成行。2018年,将军却突然来到周口,原来他是来完成与战友的君子之约的。他在周口还有一个老战友,现在已经不在了,生前战友跟他说,想请他参加女儿的婚礼。多少年过去了,将军没有忘记这件事。他在十分繁忙的情况下,挤出时间,千里迢迢赶到周口,实现老战友的遗愿。此事虽小,但体现了将军一诺千金的诚信风范,着实让人感动。

实际上,不论是陈平原教授还是郭志刚将军,他们都文中有武、武中有文,文武兼备。陈平原教授曾写过《千古文人侠客梦》,在他精美的文字里我们经常可以感受到琴心剑胆和铮铮铁骨;郭志刚将军戎马一生,但却是位儒将,不但有军人的气质,风骨里还有一种诗人气质,有很高的文化素养,他写的诗和文章,文采斐然,感情充沛,让我很受教育。

人生在世,不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都离不开老师、朋友的指导和帮助。好的老师、朋友,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和熏陶着我们,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成长。陈先生和郭将军就是这样的师长。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