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文化散文:战场,一个让梦不再安宁的地方(3)

2022-09-10 22:52:14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烈士墓前 那个红衣少女(外二篇,那天晚上军工连的任务完成得非常圆满,全连人没有一个掉队的。事后连长告诉我,战士们在私下议论我时,评价不错,大概的意思是,一个机关戴眼镜的

烈士墓前 那个红衣少女(外二篇

那天晚上军工连的任务完成得非常圆满,全连人没有一个掉队的。事后连长告诉我,战士们在私下议论我时,评价不错,大概的意思是,一个机关戴眼镜的人在洗澡时听到行动的信号,还能顾不上裸体冲到队伍中来,说明这军人素质还可以。

一位战士告诉我,我们军工连毕竟离敌人阵地有一段距离,晚上睡觉好赖还有一张床,但是前沿的战友都住在猫耳洞里,由于气温太高加上潮湿,大多数人都患上了严重的皮肤病,两裆之间溃烂直流脓水,为了不影响战斗,战友们干脆裸体上阵。战士的话一点儿也没有夸张,后来我曾冒险随军工连登上前沿阵地,当时由于没有战事,前沿阵地的战士或趴在弹药箱上给家人写信,或正在认真擦枪,有一位战士正吹着口琴,虽然不太熟练,但是从旋律上可以听得出是《十五的月亮》。让我吃惊的并不是这些,而是他们个个都以裸体示人,吹口琴的那个战士,全身皮肤有好几处都溃烂流水。阵地战士大多都烂裆,但我绝对想不到,这位战士烂裆可以烂到让下体坠到20多厘米的距离……

男人的裸体绝对是军营中的一道独特风景,勇猛、顽强、力量、豪迈、尊严,这些都是浸染军人裸体的最好注解。我认识的一位现在已官至少将的人对我说,其实大多数军人从军的起点都是从裸体开始的,在入伍前的身体检查环节,你必须要经过裸体这一关,在医生对某个部位的敲敲打打中,一块好钢坯子也由此形成了。

突然想起来,军工连驻地原来是一家国营农场,战事中农场职工全部迁到内地,但有姐俩竟然置危险于不顾,在军工连驻地边上搭了一个简陋的小卖部,商品单一得只有大重九香烟、汽水、饼干等,但战士们从中体验到了战场之外的快乐,因为除了香烟汽水带来的生理满足,更从姐妹俩笑容中感受到了青春期冲动的幸福。我记得姐妹俩身材都不错,姐姐个子高一些,妹妹有点儿胖,姐妹俩的名字我忘了,但因为姐姐较黑一些,战士便偷偷地叫她“黑牡丹”,“黑牡丹”当然是战士们最喜欢的人,战士们没有任务的时候即使不买东西也要到小卖部转转,而“黑牡丹”对战士们常以笑脸相迎,说话的声音细细的,有时还和战士们开几句半荤半素的玩笑。不过,姐妹俩还是让一位战士犯了一次非常严重的错误,有一次,姐妹俩趁着夜色在河沟洗澡时,一双眼睛正在树丛中慌乱地偷窥……可以想象,这位战士后来受到了严厉的处分,但是姐妹俩并没有记恨这位战士,当这位战士在一次战斗中受伤送到昆明医院治疗时,姐妹俩还专程去看望。军工连连长后来告诉我,在昆明的部队医院,当这位战士看到姐妹俩时突然从床上跃起,抱住姐妹俩失声痛哭,整个走廊都能听到一个男人的野兽般的号叫。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