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那对发出独特光辉的银质耳环(6)

2022-09-12 21:34:20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永恒的控制,徐曼砰地将大门关上。回到屋里,她装作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王德宇碍着陈琳和孩子们都在场,不好发作,只铁青着脸,现场的气氛更凝重了。王德宇怕

永恒的控制

徐曼“砰”地将大门关上。回到屋里,她装作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王德宇碍着陈琳和孩子们都在场,不好发作,只铁青着脸,现场的气氛更凝重了。王德宇怕自己在孩子们面前失态,叫陈琳带孩子们去院子玩玩儿。陈琳和孩子们没出去多久,就折返回屋。一进门,陈琳就急切地尖叫:“啊!怎么院子里有蓖麻?这可是毒物啊!你们小孩子可千万别碰,更不能吃那玩意儿!”王德宇听见有毒物,加上之前的事,也生气地质问徐曼:“妈,蓖麻是怎么回事?家里怎么会有蓖麻?也不提前告诉我们,万一小孩儿不小心吃了怎么办?”徐曼不紧不慢地解释道:“这蓖麻我种了好几年了。蓖麻叶汁是好东西,可用来杀虫。我退休后嫌太无聊就在后院种菜。我的菜都是有机的,蓖麻汁可是好东西,可用来杀虫,不用买农药了,你没见我还自制有机肥吗?唉,我老了,有些事记得不太清楚,是我错了,应该早点儿提醒你们的。”“这次还好是没事,您以后可得长点儿心;还有,关于刚才那个女人——”

徐曼自顾着走进厨房看菜的情况,见菜已经好了,高声唤道:“来吧,大家。”众人听到后纷纷赶往餐桌,陈琳急忙赶去厨房帮忙端菜。“陈琳,冰箱里有冰的鲜橙汁,去把它拿出来吧。”陈琳随即打开冰箱,打开的那一瞬间她愣了一下,一整箱过期的啤酒映入她的眼帘。这老太太莫不是真的不正常?陈琳的背后隐隐冒出冷汗。

“叮咚”,门铃声在徐曼家第三次响起。门外送货员笑容可掬。这下家里有了两个蛋糕,场面显得有些滑稽。

餐厅里摆着一张长而窄的大理石饭桌,大理石被打磨得很光滑。两侧放着统一的椅子,两端的椅子则更为特别、精致,每个位置的餐具都被精心摆好,餐具下方垫着质地上乘的正红色餐布,餐桌有一端的餐具与其他的不同,那是王敬华生前常用的餐具。

徐曼已经在餐桌的一端坐下,默默地闭眼,等待着大家的落座。大家安静入座,王一钧闻到食物的香气后兴奋地挥起了手,哈哈大笑着;王一茜望着眼前的鸡汤百无聊赖地用勺子轻敲碗底,她嫌王一钧吵,责怪起他;王一菲眼神呆滞,似是有些困了,毕竟她还只是个刚上幼儿园的孩子;王德宇与陈琳聊起近日的新闻,甚至谈论起了农业政策的走向,其实,他们平时也不太关注农业发展走向,只是不知道现在该说些什么好,但说些什么好过不说,就由徐曼的有机菜想到了农业话题。

轻笑声、金属摩擦声、责骂声、交谈声……各种声音开始交杂在一起,徐曼的眉挑动了一下,猛地睁开双眼,从左到右,眼球缓慢地转动着,将大家扫视了一遍,托着腮帮子静静地注视着对面,全程一言不发。大家一齐顺着徐曼的目光望去,忽然都安静下来。徐曼显然很满意,开心地宣布晚宴开始:“大家多吃点儿,别客气,给我老太婆一个面子。”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