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散文:小树奇幻的阴影
回首已过二十年
自己都记不清了,应该是1997年下半年,写了一组小说,其中两篇投给了《人民文学》的李敬泽老师。我对其中一篇的期待更多一些,因是写我只活了一百天的弟弟的。但获得发表的却是《清水里的刀子》,不能不说是编辑老师成就了我。《清水里的刀子》来源于回族的一个民间故事。这个民间故事在回族中其实是一点儿也不新鲜的。我之所以感兴趣,是因为当时我的身体不是特别好,对生死问题考虑得多些。困难的生与达观的死是我的实际感受和深切向往,于是就借这个传说表达一些我想表达的东西。小说写得很快很顺利,最多写了有一天。可能自己对这一故事特别熟悉的缘故,所以并没有特别觉得自己写出了一篇不错的小说。那时候我还在宁夏海原县宣传部工作,我每天早到一会儿,打扫过办公室,就去干我的事情了。一天去单位,在办公桌上看到一本《小说选刊》,真没有想到上面就有我的《清水里的刀子》,还配有冯敏老师的一篇短评。我匆匆清扫过办公室,就带着丰盛的战利品一样离开了。我直接到城外的河滩里去了,找一个背僻的地方,躺在那里,晒着阳光,看自己写的东西,看冯敏老师的短评。这一日不给我吃饭,完全可以的。这小说获了1998-1999年度《小说选刊》奖。我去北京领奖,还发了个言。万般事情里,最让我头疼的就是发言。说的什么一概忘了,只记得发言席不远就是王蒙先生。王蒙先生的发言里好像提到少数民族语言。我发言下来,我身边一个作家友善地对我说,他听我发言,觉得真是有意思极了。我向他笑笑了事。2000年,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五个获奖短篇小说里,有我的《清水里的刀子》,一同获奖的还有刘庆邦、迟子建、红柯、徐坤等令人动心的名字,我很乐意把这几个名字写在这里,可谓与有荣焉。我是从李敬泽老师那里得知我获奖的消息的,他表示祝贺时,我一时不知说什么。我说,我给我父亲说一下吧。敬泽老师说,好,赶紧给老人说一下。实在是俗人一个,那天总有大半天,我一直感觉晕乎乎的,好像给谁逮住,强灌了一壶老酒似的。
写作这么多年,我觉得,确实有文运一说的。首先得把活儿做好,然而即使真不错的东西要得到认可,确实还得靠好运气。人盲于自见,我不知道《清水里的刀子》是不是我最好的小说,但它肯定是我运气最好的小说。好运气还在继续,宁夏画家李东星,根据《清水里的刀子》完成的一组连环画,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被宁夏美术馆收藏;据《清水里的刀子》改编的同名电影剧本,2010年获得全国少数民族影视剧本一等奖;年轻的王学博导演,2015年拍摄电影《清水里的刀子》,2016年获得包括釜山电影节最高奖在内的四项国际奖。所有这些都说明,小说《清水里的刀子》,真是一粒包含着足够好运气的种子。可再多的好运气,也会有个尽头的。我觉得这篇小说的好运气,到此为止了。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