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故事:“挂在天上的哨所”(2)
云中哨所
雪深,需要手脚并用地爬。林元爬了不长时间,手便冻僵了,加上指甲盖儿大的冰雹,一个劲儿砸在手上、脸上,林元疼得直咧嘴叫唤。
跟在林元身后的藏族老兵朋毛冷知,把自己的手套摘下来递给林元。林元不忍让战友替他挨冻,坚决不戴。朋毛冷知说,兄弟,你戴上,我们老兵皮厚,你们撑不住!林元戴上手套果然暖和多了,爬山也有劲儿了。
林元手脚并用地往上爬,小狗“小花”也喘着粗气和他一起艰难地往上爬。
哨所有五六条狗,林元最喜欢“小花”。那天他们互相陪伴着一起爬回了哨所,大家都说“小花”是小英雄。
没想到第二天,“小花”死了。官兵们都难过地说,小花出生才四五个月,它是因为背菜而累死的。林元也非常伤心,他和3个同年兵把“小花”埋在了哨所旁边,用石头堆了一个无言的墓碑。
大学本科毕业的韩乃德,虽已年过而立,却是卓拉哨所的新兵,体能一般。2018年2月从连队驻哨,2019年3月底,他第一次下山背菜。那天,出发时他身体便不舒服,从山下往哨所背菜途中,突然肚子绞痛,特别难受,但他怕影响大家,一直忍着不说。
他忍痛爬山,走走停停,掉队了。带队的藏族排长贡嘎次仁发现了,把韩乃德背囊里的菜拿出一半,放在自己背囊里。但韩乃德还是跟不上队伍,贡嘎次仁又把两个藏族战士朋毛冷知和洛桑旺堆叫过来,他们3个藏族战友把韩乃德的菜全部卸下来,分担在自己的背囊里。一路上,贡嘎次仁一边鼓励韩乃德,一边不时回过头,拉他一把。走进哨所后,大家让韩乃德坐在炉子旁烤火,有人给他端水拿药,有人给他熬稀饭、做小菜,还有人帮他拿来干衣换上。第二天,当韩乃德醒来,烤干的衣服和鞋子已经放在了他的床头。那天,他在日记里写到,哨所温暖如家,处处充满正能量,落后的人也能坚强起来。
三
卓拉哨所有一个很大的储水罐,大家的生活用水全靠它。夏天还好办,冬天储水罐结冰,需要人下去把冰砸开,再用水桶提起来,递到头顶的储水罐出口。每次打水,排长贡嘎次仁都是当仁不让地自己下去。
贡嘎次仁每次下到储水罐砸冰提水,都需要提二三十桶水,冰水顺着胳膊流到衣服里,最后全身衣服都湿透了。
战士们心疼地说,排长你上来,让我们下去提几桶。贡嘎次仁却说,不用,衣服湿了一会儿烤干就行了。你们年龄小,我怕你们身体受不了。再说了,让你们下去,我在上面也会担惊受怕。
卓拉哨所进入三四月份后,天天电闪雷鸣,电器被雷电打坏了不少。每当这时,官兵们只能关闭门窗,坐在木床上,谈天说地,聊天解闷。排长李舒擅长讲故事,他常常给战士们讲十八军进藏的故事,讲西藏军区部队守防的故事,他还鼓励大家人人讲故事,让“卓拉故事会”成了一个生动的课堂。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