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喷吐生命之火的龙窑(4)

2022-09-12 21:14:53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龙窑,贾永生,便是这群体中的一位,而且是比较引人注目的一位,用本地方言称就是罩眼得要死。若干年后,还有老人正经八百地较真说,出窑时干活儿的小贾

龙窑

贾永生,便是这群体中的一位,而且是比较引人注目的一位,用本地方言称就是“罩眼得要死”。若干年后,还有老人正经八百地较真说,出窑时干活儿的小贾,才叫一个厉害!最为难得的是,小贾还爱好文艺,吹得一口好笛子,是厂里的文艺活跃分子。

不过,我妈也没忘记夸贾永生这小子爱动脑筋,能琢磨成事。

上个世纪60年代后期,佩戴领袖像章突然成为时尚,无论男女老少人人都无一例外地佩戴,还有许多人爱收藏它,于是需求量很大。不知道是领导授意还是小贾个人的异想天开,反正有一天我意外地发现了他的一个大秘密,那就是他竟然一个人躲着悄悄试验像章烧制。这事在厂里知道的大人也极少,更不必说小孩儿了,但我想,要瞒过领导不太可能,要不他不可能得到一个单独的小房间,还给配上一只电磁小炉子。小房间位于家属区与生产车间的接合部,紧挨着工厂的食堂,大概因为旁边就是一间配电房的缘故,此地少人光临,久而久之,荒草丛生,淹没了原本就狭窄的进出道路,愈发显得冷清无比,也显得有些神秘。我头一次去那房间,如若不是前边有小贾蹚路加壮胆,恐怕早退避三舍了。房中无多余杂物,也无什么考究东西,唯有这炉子蛮精致,是缩小版的炉窑,虽然它不可能有龙窑的壮观,可是它金贵,电发热能将温度烧至八百度以上,唯此温度,才能将像章表面釉彩化反聚变成形。不仅如此,制作像章的用泥更考究,必须得单独高价引进,没有厂领导许可是无法想象的。蒙他喜欢我,我悄悄去过几次这小房间,安安静静地在一旁观看他的操作,虽然完全插不上手,却照样历数小时而不烦心,多半是因为内心藏有一个小秘密,期望能得赠一枚领袖像章,如获至宝,回家珍藏。记忆中只一次,无意间拿起几块碎瓷片玩,被贾永生瞥见,他居然大惊失色,以极少有的严厉口气,教训我立刻交出,我在惊诧之余,低头看了下手里的瓷片,才发现其中一块像章瓷片上的半拉人脸,只一只眼睛望着你,不免也吃一惊吓,那一刻,仿佛空气都在颤抖,以至于后面怎么收的场,竟然完全失忆。反正其后再未有获准进小工房的机会。

小贾兄弟姐妹多,家里经济条件非常一般,却照样不缺乏姑娘们的青睐,厂里人还纷传这小子挑花了眼呢,后来他娶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那姑娘也是个吃口粮的居民户口,模样俊俏,脑子聪明,只是因为出身成分有些高,又下放在农村“修地球”,不知何时能够回城当居民,身价就被拉低了不少,能够嫁给他这个国营工厂的工人,好像也心满意足,确实在旁人眼里,似乎也有点高攀的意思。直到工厂开始走下坡路,甚至渐渐有了关门歇业的迹象,小贾的家庭地位好像也有了一点变化,自然他的情绪也如霜打的茄子一般,明显消沉起来,眼见企业相对粗放的产品越来越无销路,厂子里空气本来就已经沉闷,路过小贾宿舍的工人,甚至他的邻居,越来越难听到他曾经那么欢快的笛声。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