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早熟好,还是不好(14)

2022-09-16 20:13:44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1,自己跑步也罢,遛木木也罢,随你的便。因为十四天已经过去了,你出去一次换一个口罩都行,在北京买口罩不再是难事了 可可愣了片刻,用被子蒙上脸

-1

自己跑步也罢,遛‘木木也罢,随你的便。因为十四天已经过去了,你出去一次换一个口罩都行,在北京买口罩不再是难事了……”

可可愣了片刻,用被子蒙上脸,哭出了声。

爷爷在床边坐下,不解地问:“好孙女,你高兴才对嘛,为什么哭啊?”

可可说:“冉冉的外婆昨天晚上去世了……冉冉是我最好的朋友,我没法安慰她了……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了……”

爷爷沉默了一会儿,叹口气,声音沙哑地说:“那不是你的错……那不是任何人的错,冉冉会明白这一点的……”

“五一”小长假期间,可可的爷爷开车将冉冉送回了可可家。可可的爸爸妈妈已经从武汉平安归来,可可的爷爷也在她家住了一段日子,当然还带来了“老八”。小长假一结束,可可的爷爷还要住回到自己家去,继续在那个小区做义工。那个小区的外省市居民比较多,北京一解禁,陆续都返京了。解禁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大松心地恢复以往的生活了,各级政府提醒人们,在有序地复工复学的同时,仍要谨慎防止疫情卷土重来。可可的爷爷已经是一名资深的义工了,他觉得自己的使命还没到结束的时候,认为在特殊时期做一名老义工是自己光荣的使命。

冉冉总是听可可讲起“老八”,对“老八”的语言天赋特别佩服,早就希望能有机会见到“老八”的真身了。她还没彻底从失去外婆的悲伤中解脱出来,但正像老话说的那样,有所失往往也会有所得,冉冉的亲情关系中多了一个姐妹,那就是可可。她俩不再仅仅是小学生之间的好朋友关系,也是亲如姐妹的关系了。冉冉并不是第一次来到可可家,她与可可的爸爸妈妈以及“木木”早就熟了,“木木”对它表现出热烈的欢迎。她刚向可可的妈妈和爷爷问过好,“老八”就开始炫耀自己的语言才华了。

“老八”说:“冉冉来了!……不亦乐乎?”

冉冉惊讶地说:“它第一次见到我,怎么会知道我的名字?”

可可的爷爷说:“可可经常说起你的大名,你冉冉的大名对于我的‘老伙计已经如雷贯耳了嘛!”

“老八”又说:“天地玄黄,如雷贯耳!”

冉冉惊讶地说:“哎呀‘老八,您太有才了!”“老八”贫嘴地说:“不客气,太有才了!”

大家都被逗笑了。抗击疫情的战役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从农村到城市,中国的男女老少,都发自内心地为祖国感到骄傲。听着可可、冉冉在阳台上和“老八”对话,以及那一阵阵快乐的笑声,可可的爷爷悄悄问可可的爸妈:“我孙女向我提出过一个问题——对于她这种年龄的孩子,早熟好还是不好?我回答不了这么难的问题,你们认为呢?……”

可可的爸爸妈妈互相看了看,都愣住了。可可的爸爸挠腮帮子,可可的妈妈张了张嘴却没说出话。看来,那个问题确实太深了,他俩一时也被难住了。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