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寻求父亲的内心世界
-1
引子
我一生都在寻求父亲的内心世界,我知道父亲的身上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黑洞。我从少年时就惧怕他,我只有在内心里猜测,在眼睛里观察。父亲的右手是个残掌,只有一个大拇指,掌面上是鼓起的血管和筋脉,皮肤粗糙黝黑得像大象的皮,掌心遍布老茧和纵横交错的纹路。父亲虽然右手是一个残掌,但一样和乡亲们下地干活儿,少年时,我常看到父亲从地里干活儿回来,残掌上留下斑斑血迹,第二天,队长上工的哨子一响,父亲又照样下地去了。
父親的残掌曾使我的爱情受到过挫折。二十三岁的那年冬天,我谈了一个女朋友,她到我家来玩儿(其实就是考察),回去后,她就来信不同意了,我问为什么?她说我的父亲是个残疾人,要和我结婚了,父亲会成为我们的累赘。我说,他的右手残了,但一样可以下地干活儿,他不是残疾人。女朋友轻蔑地说,断了4个手指就是六级残疾了,我去民政局问过。我没法和她谈下去了,这段感情很快就结束了。父亲知道我的爱情是因为他的残掌而吹了,心里很难受,要知道我作为一个贫穷的农家孩子,谈个对象是多么的困难。母亲又开始抱怨父亲了,“你好好的人,为啥要把手砍了?”——这也是母亲一辈子抱怨的话题——父亲用残掌猛拍了一下桌子,对我说,一个不尊敬你父亲的人,你也不要爱她!第二年夏天,我又谈了一个女朋友,这次女朋友来我家玩儿,炎热的夏天,一向喜欢光着膀子的父亲却穿起了衬衫,他用长长的袖子遮住他的残掌,他的后背经常是湿湿的一块儿,衬衫黏在他的皮肤上非常的难受,但父亲坚持不脱。我知道父亲的良苦用心,但不久这场爱情还是吹了。
父亲的残掌成了我的耻辱,有一段时间我都不能看到他的残掌。
除了残掌,我最听不惯的还有父亲的口头禅:头顶三尺有神明。家里在村子里吃了亏,或者我受了别人欺负,等等,父亲总是说,头顶三尺有神明,仿佛这句话是战胜一切的咒语,但我对此总是不屑,认为他懦弱,心里充满了怨言。
我曾不止一次顶撞父亲说:“天天就会嚷嚷这个没用的东西,那个神明谁看见了?”
父亲总是笑笑说:“有一天你会看见的。”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已长大,成家立业。今年春天,母亲去世后,我把父亲从乡下接到我在城里的家来住。城里的话父亲说不好,总是把厨房叫成锅房,把客厅叫成堂屋,把汤、稀饭叫成粥,把所有面做的馍、饼子、馍头等,都叫成粑粑,我每次纠正后,他又照自己的说。
有一次下班,看到父亲坐在阳台上,凝固似的,臃肿的身子一动不动,我就走过去想看父亲在看什么。父亲可能是受到了惊扰,他咧着嘴朝我嘿嘿地笑着。我顺着父亲的目光看去,远处是公园里茂盛的树木,公园的围墙外面是车水马龙的马路,再远处就是错错落落的楼群,无边无际。在这些熟视无睹的风景里,父亲能看到什么?看到神明吗?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