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寻求父亲的内心世界(14)

2022-09-16 20:18:46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1,父亲看不过,上前把胖妇人拉开,说:算了,不能这么打孩子。 胖妇人住了手,悻悻地咒骂着回去了,小姑娘瘫坐在地上,身子抽动着哽咽,虽然是春天

-1

父亲看不过,上前把胖妇人拉开,说:“算了,不能这么打孩子。”

胖妇人住了手,悻悻地咒骂着回去了,小姑娘瘫坐在地上,身子抽动着哽咽,虽然是春天了,还穿着冬天的破棉袄,有两处破洞的地方,往外露出黑黑的棉花。父亲拉了她一下,她瘦弱的身子,轻轻地一拉就起来了,两只手黑黑的皴着口子,她抬起头来,蓬乱的头发下,一双大眼睛里溢满了泪水,她望了父亲一下,父亲从她黑黑的眸子里,看到的是无助与怨恨,父亲还从没看过这种眼睛,他的心头猛地震动了一下,父亲就知道这是一个受苦的孩子。

同学过来,拉着她的手,要送她回家,她扭着身子,不愿回去,同学慢慢地劝解着,好久她才挪动身子。

父亲问:“这个小姑娘不是那个胖妇人养的吧?”同学说:“是的,是她家的童养媳。”

父亲说:“她毕竟是个孩子,也不懂事,怎么这样打她?”

同学说:“她家打童养媳是家常便饭了,我们也拉过好多次,有时还闹得有点儿不愉快。”

从同学家回来,这个可怜的童养媳就在父亲的心中留下了印象。

现在,听说童养媳死了,父亲的眼里就浮现出那双无助而怨恨的眼睛,心头颤了一下。

面坊里,大家议论纷纷,有一位卖面的男人说:“你们妇女可不能这样说我们,我在外做生意没有欺骗过一个孩子。”

面坊里,每一个人脸上的表情,都在煤油灯晃动的光里隐约,有的愤怒,有的惋惜。

妇女说:“我也没说你们,人心都是肉长的,谁听了不心痛,做生意人不能昧着良心,光为了赚钱,不顾脸面。”

小叔在旁边听得心惊肉跳,他低头望着脚上的黄力士鞋,感到像火在燃烧,快要从脚下烧到他的头顶了。

几个卖面的男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沉默了一会儿,一个人说:“我如果干了这事,我一家子都得毒病,暴死在田冲里。”接着大家都对天发起毒誓来。

父亲看了一下坐在凳子上的小叔,小叔扭过头去,站起来,拍着胸膛,发起誓来。

这次聊天,在一片咒骂声里结束了。

小叔好不容易从面坊往家里走,发过毒誓的小叔,在黑夜里有点儿害怕起来,三步两步慌张地走到家里,上床捂着被子就睡觉了。

4

队里的挂面在附近卖得红火起来,父亲的挂面技术也得到了舅爷的真传,后一段时间,舅爷基本上就交给父亲做了,他只是在旁边指导。转眼到了年底,队里一算账,盈利丰厚,家家都分了红,面坊里热火朝天,一阵阵嬉笑声仿佛要掀翻屋顶。队长给了舅爷一百多元钱,这对于舅爷来说,可是一笔巨大的收入,舅爷回家过年去了。

翻过冬,春天上面来了政策,要割“资本主义尾巴”,生产队的面坊无疑是被割的重点对象,大队书记陪着公社的领导来了两次,做队长的工作,说坚决不能干了。每次来,队长都准备最好的香烟散给他们吸,队长的烟都贴了几包,想把面坊极力地保护下來。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