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寻求父亲的内心世界(17)

2022-09-16 20:18:46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1,这天下午,父亲刚下地回来,村里老何女人就挑着两只口袋过来了。 老何女人弯下细软的腰肢,把两只白布口袋朝地上轻轻地放下,然后直起身来,朝父

-1

这天下午,父亲刚下地回来,村里老何女人就挑着两只口袋过来了。

老何女人弯下细软的腰肢,把两只白布口袋朝地上轻轻地放下,然后直起身来,朝父亲嗯嗯地笑了笑,说:“请你给我家挂点儿面啊!”

父亲把农具靠墙放下,直了一下腰,没有作声。老何女人的笑脸一下子就变成黑脸了,说:“你这是怎么啦,给谁家挂面都顺当,到我这儿怎么就为难了?”

老何在镇里工作,老何女人带着孩子在家种地。因为村里人家有事少不了要找老何帮忙,村里人都让着她,时间一长,便养成了老何女人霸道的作风。父亲吃过她的亏,这件事一直堵在父亲的心里。现在,老何女人找上门来求自己了,父亲心里一百个不愿意。父亲忙着手里的活儿,不拿眼睛看她。

老何女人说:“切,你会个挂面了,就洋货起来了,我家能买起挂面的。”老何女人说话飞快,眼睛不停地转动,语言刻薄。

两个人在门前交起了锋,因为是求人帮忙,开始老何女人说话还顾着一点儿面子,后来说话声音越来越高,父亲说一句,她已说上三句了。三言两语,父亲气得脸上的颜色都变了。

老何女人弯腰就要挑起袋子往外走,正好我母亲来了,看到老何女人气呼呼的样子,就问是怎么回事。老何女人说:“你家男人现在有本事了,全村人都给挂面,怎么我家就不行?”

母亲一听就明白了一二,她知道这个女人得罪不起,就从她手中把面袋子拿了下来,说:“放这儿吧,我让他挂,生啥气?”

老何女人不情愿地把面袋给了我母亲,胖胖的脸上瞬间就堆满了笑容,说:“唉,我家老何朋友多,来到家里总要管顿饭吧,还不是没办法。”

老何女人走后,父亲看着提回的面袋,对我母亲气冲冲地说:“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吗?”

母亲就劝父亲说,得罪菩萨可以,得罪小人难,村里人谁不让着她,我们为啥偏要跟她作对呢?我们就辛苦一点儿,省得她在村子里搞得鸡飞狗跳的。

父亲开始给老何女人挂面了,村里人挂面的面粉,都是自家的麦子用石磨磨出来的,老何女人送的面粉是从粮站买的,俗话叫洋面粉,面粉雪白细腻,黏度高,能挂出好面,父亲用手一和就知道了,父亲很少挂这样的面粉。

父亲挂面忙不过来,有时就让小叔来帮忙。小叔听父亲说是洋面,就灵机一动,停下手中的活儿,回家拿来一盆面,说:“哥,换点儿面下来,媳妇快要坐月子了,以后给她挂点儿好面吃,老何家这么多面,兑点儿我家的面粉,挂面也不耽误。”

父亲和面的手停了下来,让小叔去拿秤,称一下重量。小叔拿来秤,称好后,正准备往里掺,父亲又让他停下。

父親说:“不能兑。”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