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寻求父亲的内心世界(6)

2022-09-16 20:18:46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1,舅爷听说了,搓着手,嘿嘿地笑着,心里高兴不已。 上午,队长和舅爷分手后,心里也闷闷不乐,自己的小算盘没想到让舅爷给破坏了。他回到家,想了

-1

舅爷听说了,搓着手,嘿嘿地笑着,心里高兴不已。

上午,队长和舅爷分手后,心里也闷闷不乐,自己的小算盘没想到让舅爷给破坏了。他回到家,想了半天,脑子忽然开了窍,就让舅爷带父亲学吧,因为父亲是舅爷的外甥,舅爷会认真教他的,等父亲学会了这门手艺,他还是自己队里的人,这门手艺也就留在了队里,再让小四跟父亲学也不迟。如果现在不同意,等于全砸了,连队里的面也挂不好,小四的手艺也学不到,于是,便这样决定了。

2

舅爷挂面了,因为带了父亲做徒弟而劲头十足。挂了几天后,舅爷决定让父亲上手。

下午四五点和面,先是把面倒进一个大口的面盆里,面盆是陶制的,厚厚的,盆里是光滑的绿釉,那釉绿汪汪的,仿佛能汪出一层油来。父亲第一次看到这么精致的面盆,他用手拭着面盆光滑的底,釉在父亲的手指上滑过,细润温柔,像一个小女孩儿的皮肤。

呼的一声,舅爷把面倒进去,盆口腾起一股细雾。父亲把袖子挽起来,倒上水,用手搅拌。

开始时,面粉黏了父亲的双手,父亲甩也甩不掉,再过一会儿,面粉和成了一块巨大的白色面团,和父亲的手就分开了。父亲把手掌握成拳头,用力搋,面团发出噗噗的声音。搋得越熟,面越有筋道,一个小时后,面搋成形了,面团卧在面盆里,像有了生命一样。父亲再用手掌拍拍,面团发出叭叭的声音。然后,盆上焐上一个被子,这叫醒面,就是让面膨胀起来。

面在盆里醒了几个小时,到了晚上七八点钟的时候,就可以盘条了。

盘条前,要先蒸一屉熟面粉,面粉遇到水汽会结成团,就要用罗筛,筛下的面粉细细的,这蒸熟的面粉主要是用来防面粘面板的。

舅爷揭开面盆上的被子,一团面在盆里已醒得像一块硕大的馒头,饱满圆润,面皮在灯光下发着淡淡的光泽。父亲站在旁边看,舅爷让父亲用手指按按,面团一按一个凹陷,不一会儿又恢复了平整。

舅爷对父亲说:“如果按下去面弹不起来,就是死面了,如果一按到底没有硬度,就是烂面了,这两种面都挂不成面,面要一按一个窝,要有弹性。”

父亲挽起袖子,在案板上撒上一层蒸熟的面粉,然后,双手抄到面盆的底部,用力把面团从盆里甩到面板上,像从池塘里甩出了一条大鱼。父亲把面在案板上揉了几下,然后摊开,用刀将面划成一个个条状,父亲在面板上熟练地搓揉,短短的方形的面条瞬间搓成了圆柱形的长长的面条,从面板上拖下来,舅爷一边用手接住,一圈圈儿地绕到面盆里,一边看着父亲的手功指点着。

面盆很快就一层层地绕满了。舅爷用一块棉被盖上,这是第二次醒面。

晚上七八点,舅爷打开面盆,要把盆里的面绕到面筷上。父亲要上来干,舅爷说这是最难的一道活儿,还是自己干。面筷是长长的,用竹子削成的。一头插在筷眼里,一头伸在外面,舅爷把长长的面轻轻地往上绕,一边绕一边搓揉,两只手上下翻飞像两只蝴蝶,看得父亲眼花缭乱,一双面筷很快就绕到头了,舅爷把长长的面条掐断,把面筷取下,再绕下一双面筷……面焐分上下两层,很快就放满了,一盆的面也绕完了。舅爷把面焐再盖上被子,这第三次醒面。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