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散文作品:鹅湖寺名垂千古(3)

2022-09-16 19:53:30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1,理性回归。理性者,求真求实遵循逻辑,科学圭臬从善之道。毕达哥拉斯提出数是万物始基,开创了从抽象概念到感性事物的思维路径,至赫拉克利特逻各

-1

——理性回归。理性者,求真求实遵循逻辑,科学圭臬从善之道。毕达哥拉斯提出数是万物始基,开创了从抽象概念到感性事物的思维路径,至赫拉克利特逻各斯及亚里士多德《工具论》,理性哲学已成体系。古印度因明则从另一角度诠释了逻辑精要。先秦诸子如墨翟、杨朱、惠施、公孙龙等,思想皆闪烁着理性光辉。秦后鹿马不辨,质疑能力不再,理性失了踪影。鹅湖之辩注重理性逻辑,既不谄媚亦无刁蛮,和而不同清旷超俗,像一道彩虹照亮苍穹。其光芒虽表现在方法论层面,却折射出一个民族思维能力和一个社会文明程度。

——启迪民智。书院原为朝廷藏书修书侍讲之所,北宋始兴民间,集藏修著刻、讲习交流及科考辅导多种功能。家学师法官绅襄办,自主研习宽松开放。朱陆论辩微言大义弘文尚教,各抒己见兼容并蓄,思想激荡距师问难,自由独立张扬个性;开会讲先河,辟教育新风,弘文化于社会,启书院之新型。特别是朱熹一生勉力于书院,创立四所,重建三处,讲习二十余家,以订立规训、题联书匾、经行过化、诗赋评介等各种方式,影响书院六十余座;撑儒学复兴大纛,掀书院教育巨澜;铸百代学人,昌千载文化。

遗憾的是,一生淡然官场的朱熹,晚年殃于党禁权斗,被捕风捉影移花接本捏造十大罪状,打成伪学魁首,落职罢祠凄惨离世。八年后新贵登台,始“摘帽”平反,谥“文”并追赠中大夫、宝谟阁直学士。朱门弟子则在鹅湖寺旁建四贤祠,设庠讲习以昭圣哲。二十年后再追赠太师,封徽国公。四十年后敕建“宗文书院”。至明代宗赐名“鹅湖书院”。

千百年来,鹅湖之会像一颗极星,牵引历代贤哲目光。帝王恩泽彰扬懿范,文墨骚人追慕先贤。1179年陆游专访古寺并作《鹅湖夜坐书怀》。1188年辛弃疾与陈亮同憩鹅湖共酌瓢泉,琴剑叩和长歌相答,推一世智勇,开万古心胸。后陈亮状元及第,稼轩赋词以贺“: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717年,康熙题联御匾敕谕扩建,气势恢宏盛极一时,天下书院无出其右。可叹,鹅湖古寺历千年雨雪几经盛衰,终在那场史无前例的风暴中湮灭。书院虽存,满目疮痍。

星移斗转白云悠悠,长河奔流不舍昼夜。古往今来,多少帝王将相雄霸天下不可一世转瞬成尘,多少贝阙珠宫雕栏玉砌穷奢极侈终为土灰。一切荣耀与屈辱、辉煌与苦难、繁盛与悲歌、巨浪与微澜,终将随波流泻一去不返。唯有那些凝结智慧与良知、洞明本质与规律、悯恤生命与人性、崇弘光明与尊严的思想,可以穿透迷雾,永远闪耀在历史星空。特别是当数字文明霞光普照,小寰球浸没于信息海洋,文化交融文明互鉴,人类共建蓝色家园。怀古访贤,自豪不必自大,自省无须自馁。因为历史是历史,是人类共同遗产。历史的意义就在于为后人镜鉴。今是昨非,不过是价值观改变。如果说古圣先贤思想兼有光彩和局限,那么以现代文明目光去审视人类一切成果,厘清良莠去芜存精,掇菁撷华开创未来,则表明民族心智已走向成熟和健全。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