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记忆:我相依为命三十年的妈妈(5)

2022-09-16 19:48:23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1,妈,现在还不用想这些,大夫说可以尝试服用索拉非尼靶向药,每天服用一粒,有很大概率可以抑制 2月初,医生建议可以尝试热疗方案。热疗属于中医外

-1

“妈,现在还不用想这些,大夫说可以尝试服用索拉非尼靶向药,每天服用一粒,有很大概率可以抑制……”

2月初,医生建议可以尝试“热疗”方案。热疗属于中医外治疗法的一个分支,在中医学中又被称为熏蒸,依据是“肿瘤怕热”的原理。妈妈在尝试做“热疗”时因感觉恶心、呼吸困难,所以,大夫没有再坚持这个方案。

2月6日上午,妈妈服用了第一粒索拉非尼。7日上午,服用了第二粒,中午1点,妈妈突然感觉腹部疼痛。虽然她自己嘴上说没关系,我却从她的表情观察出,这应该不是简单的消化不良或胀气的表现。

不会是大夫说的那种情况真发生了吧?我迅速把值班医生叫来,医生马上叫了床旁B超,发现腹部并没有明显的出血点,我提在嗓子眼的心又缓缓降了下来。

两小时后,主治医生突然把我叫到护士站,从护士站角度可以看到医办室的几个大夫突然节奏快了起来,有的在打电话联系妈妈的主管大夫,有的在向上级主任报告情况,有的在火急火燎打印一张又一张的文件,紧接着把一摞A4纸抱到了我面前。第一张就是病危通知书……

“刚给***查了血色素,发现低了,现在怀疑出血,需要抢救吗?需要就赶紧签字。”

我蒙了,脑子里一片空白,手里拿着笔,不知道该怎么做。

医生语气明显着急了,用手指头使劲儿在病危通知书上敲,“干吗呢你?没听明白吗?在这儿!写上你的名字!”

对,我应该写自己的名字,这个对每个人来说最简单不过。我在那初始几秒,竟不知道该如何下笔,第一页病危通知书签完,后面十几页的“风险提示”一个比一个触目惊心,我顾不上仔细看,只知道找家属签字的那根横线。

护士站一共也就是七八个护士,几乎全部都进了妈妈的病房,我正准备去病房就被医生叫住了:“你赶紧去交押金,我们马上实施抢救。”我赶紧打电话联系在北京的亲人、朋友们过来帮忙,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

妈妈被推进手术室之后,我先是找到了那张“救护车名片”。这种救护车可以为家属提供跨城“运送”服务,然后仔细回忆了一下医院旁边寿衣店的位置。之后给舅舅打了电话,又联系了在衡水的几个好朋友,让他们做好准备,一旦有事,就去我家里该收拾什么就收拾什么。

打电话的过程,我的语气都出奇的冷静,但我的侧脸可以感觉到手机屏幕在不断地碰撞,因为我的胳膊一直发抖。

几个小时后,妈妈被从手术室推到了ICU。肿瘤的出血口被堵住了,但还未脱离危险,需要继续输血。这时舅舅也从衡水赶到了。

姥爷在2012年曾住过301的ICU,每天家属只能在固定时间隔着玻璃看望半个小时。那时妈妈就告诫我:“以后我有了病,千万不要把我推进ICU!”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