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记忆:那一圈长着野草、竹子、柴草的荒地(2)
百花坟头
部队出发了,没人知道去了哪里,或许去进行了更大的征战,又或许去了别的地方,但有一点必须肯定,没多久方腊起义失败了。方腊被朝廷派来的另一支队伍剿灭,那支队伍从山东梁山泊而来,是一支被朝廷招安了的起义部队。
从一些外地传来的消息中,村民们知道那个在他们村里驻扎过的队伍首领,那个让人非常怀念的百花公主,也已经不幸阵亡。人们唏嘘,多好的一支队伍,多好的一位将军,多好的一位女英雄。村庄里低沉了许多,甚至连狗都不叫一声。有些村民悄悄地溜到别处,打探有关百花公主的消息。还有的村民,整天跑到先前队伍操练的地方,跑到看将岭下,回顾那些激动人心的场面。又有的人特意站到看将岭的土墩上,感受一番百花公主点将时的情形。但风清月静,人去物非,走了,都已经走了,村庄以及周围只剩下空寂和风声。
花开了又谢,风去了又来。那一年秋日的一个晌午,看将岭上的树叶随风飘落,天阴着脸。两个道姑打扮的女士,背着包裹,来到东前村的后头山。她们在看将岭的土墩旁,站立许久,然后沿着看将岭后的山坡,慢慢往上爬了几百米。她们在一个有着几棵高大乔木和茂盛竹子的缓坡停了下来,转过身朝远方看看,又左右张望了一会儿。两人在边上抬了一个石块,摆在一处比较平坦的地方。
她们来到村里,找到几个年长的人说,要在她们看中的地方造个墓。村民们起先不同意,莫名其妙地怎么可以让外人来葬坟呢?经过几天的游说,村里的长辈们居然同意了,还吩咐村里的年轻人,必须上山帮忙,一切都悄悄地进行。几天以后,一座新坟在东前村的后头山立了起来。四周砌了高高的石坎,种上树木花草。两个道姑在坟墓建好以后,悄然不见,而维护坟墓的事,村里的老人们主动承担了下来,似乎让人不可思议。每一年的春天,坟头周围都会开出许多不知名的、品种不一的野花。
村民老了一辈又一辈,一个传说悄悄地在村里流传着。说,那个坟头葬的原来是百花公主。因为在当时,方腊失败,百花公主牺牲,她的下属偷偷地把她下葬在这里。直到过了许多年,时势平缓了一些,她的下属,也就是那两个道姑,才觉得要给公主造个坟头,于是出现了那一幕事情。
这座坟也就是后来人们一直传说的百花坟头。
百花公主的坟墓,许多地方都有一种说法,甚至都可以找到一些依据和传说来佐证。究其缘由,或许百花公主这个人物,本身让民间许多地方的百姓所敬仰。从江南大部,尤其是浙西地区的民间传说来看,百花公主是一位值得人们称颂的人物。说真的,在我们附近区域的历史上,还真没有哪一位民间造反的起义首领像百花公主一样被人们代代传颂。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