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母亲的真丝上衣(2)

2022-09-16 19:41:28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衣事,那件呢大衣,花了母亲一个月的工资,好像是二三百块吧,在我们闭塞落后的北方小城里,是令人羡慕的奢侈品,父亲总是在出席重要会议或者出差的时候

衣事

那件呢大衣,花了母亲一个月的工资,好像是二三百块吧,在我们闭塞落后的北方小城里,是令人羡慕的奢侈品,父亲总是在出席重要会议或者出差的时候才穿这件黑呢大衣,每一次母亲替他整理衣领的时候,父亲总是说:“唉,这么贵的大衣,顶孩子们好几年的穿戴呢!”母亲却微笑不语,轻轻弹去父亲衣褶间的灰尘。等到重要活动结束的时候,父亲回家就把衣服挂起来,母亲说毛呢衣服一年只能清洗一两回,所以,父亲格外小心翼翼。

春暖花开的日子,母亲在院子里浆洗父亲的毛呢大衣,在一只硕大的洗衣盆里反复浸泡,揉搓,把肥皂头化成肥皂水,我们则嬉笑着用一只小小的玻璃瓶装满肥皂水,在阳光里吹出一个个五彩斑斓的泡泡,等到衣服洗完的时候已是夕阳西下,母亲和父亲一起把呢大衣控干水分,用衣裳架子晾在院子里的鐵丝绳上。那个夜晚月亮很圆,星星很多,可是,第二天,当早起的母亲推开房门的时候,院子里的大衣竟然不翼而飞了……在那个贫困的年代,一件几百块钱的呢大衣是一件价值不菲的家当啊!母亲和父亲寻遍了家里的角角落落,最后发现围墙有被人攀爬的痕迹……呢大衣就这样被盗了,直到今天,我都记得母亲每一次端起饭碗的长吁短叹,父亲轻声细语的安慰。

而我和姐姐的衣服却因为一位阿姨的到来名目繁多起来。阿姨是驻地政委的妻子,来自广州,和妈妈安置在一个单位,标准的南方女人,说着普通话,笑起来眼睛眯成弯弯的月牙,白皙的皮肤吹弹欲破。她有一个比我们年纪稍长的女儿,我们便开始陆陆续续收到这位阿姨的女儿穿旧了的衣服,一件鹅黄色苏格兰格子的上衣,一件真丝白领的公主泡泡裙,或者是无袖的灰色超短裙,在80年代的小城颇为引人注目。记得我第一次穿着那件橙色真丝镶花边的连衣裙到学校去的时候,同桌的家境最好的女孩子非要缠着我让她也穿上一个星期,就这样,那条美丽的裙子成为校园里最美的衣裳,我们几个要好的朋友还为此到照相馆里照了一张合影照,留存自己天真烂漫的岁月。

小城里开始断断续续有了风衣、夹克、牛仔裤,过年的时候,父亲和母亲便不用辛辛苦苦为我们裁制衣裳了。在县城的步行街,簇拥着购置新衣的人流,我买的第一件新衣服是一件乳白色灯芯绒夹克,配上姐姐的闺蜜送给我的一条洗得发白的牛仔裤,扎起两条乌黑浓密的辫子,心里美滋滋的。姐姐的闺蜜是一位丽人,天生的栗色披肩长发,我了解牛仔裤,也是从她开始的,紧绷的牛仔裤裹在她凹凸有致的身上,走起路来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弹性,她还有一件雪白的裘皮短大衣,当她随意地套在丰满圆润的身上,衬着她深邃的眼睛,飘逸的长发,的确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性感而成熟的美。她的衣服一律都是素色,黑、白、灰的调子,像她笔下的素描一样富有韵味。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