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记忆:中秋往事(2)
话中秋
沿着道路一侧的水流直行,过了桥,桥的另一端,有一条窄小的泥路通往溪流处,我慢慢地走了下去。溪水缓缓的,边缘长满空心菜,黑色的小螺蛳蛰伏于下。顺手捡起几颗螺蛳,它们瞬间将身躯隐匿于壳中。这小小的生命,也懂得保护自己?原来世间万物,再幼小,再卑微,也具备珍视自己的能力。当月光银亮着升起来,蛙声开始阵阵。这溪流边的蛙声,并未叫我想到朱自清《荷塘月色》的蛙声那美好的意境,倒是增加了我的恐惧感。慌乱中,我赶紧扔了螺蛳,奔回院里,揪发的嫌隙,全抛诸脑后。
大舅依然在客厅看电视。舅娘见了我,笑着问,外面的景色不错吧?我说,很好,路灯很亮。舅娘高兴地喊大舅,“入席赏月了。”待大舅落座,我们便围坐在桌子旁,最先被分食的,是那两块大大的月饼。其余的果蔬,舅娘并不做硬性要求,凭个人喜好入口。
在我的家里,过中秋,远不如大舅家那么讲究。没有祭月神的过程,也没有赏月的环节。我们只在节日到来前,买一些月饼,买一些时令水果。我和父母雷打不动地按平日作息,洗漱完毕,进入梦乡。对中秋的态度,显得过于敷衍了事,兴许是终年阖家团团圆圆的缘故,我们对团圆一类的节日兴致不大。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