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打猪草的回忆
打猪草
母亲见二公屋后有个空猪栏,便捉了一头小猪崽来养着。
打猪草自然成了我的事。
于是,在那个春天的清晨,我背起背篓,穿着草鞋出了门。薄雾飘浮的山路上,晃动着一些伢子和妹子的身影。打猪草是较轻的农活儿,村里人家打猪草的任务,大多由这些未成年人承担。我追逐这些影子而去,想有个伙伴,但很快发现我不受欢迎,所有身影都在逃避我。后来才晓得,打猪草跟砍柴一样,是忌讳两个以上的人在一块儿的,因为一个地点的猪草总是有限,人一多难免互相争夺引起冲突。
在那个早晨,只有堂姐没有躲我。堂姐用她的背篓碰碰我的背篓,冲我一扬下巴,说我来当你师傅吧。我就跟随她到了溪旁的土坎下。草叶上缀满了露珠,稍稍一碰,就滴落下来,打在脚背上,清凉清凉的,有一点儿惊心动魄的感觉。
堂姐的袖子和裤脚都挽得高高的,她的身体有一股好闻的炒米味儿。她弯下腰,翘起屁股,为我做起打猪草的示范动作。她的手脚利索无比,眼睛刚刚瞟见一蓬猪草,左手立即将它们抓住往右手心一捋,右手就捏紧那些嫩绿的草叶,食指果断地一压,铁扎子就将它们切断了。与此同时,她的目光和手已奔向了另一片草丛,眼到手到,手到草断,待右手握了满满的一把猪草,手臂往后一拐,便将它放到背篓里去。新鲜的猪草散发出辛冽芬芳的气息,草茎的断口处很快就沁出清亮的汁液,像一粒粒晶莹的泪珠。
我开始模仿堂姐的动作,起初,自然是笨拙的,迟缓的。我容易被那些不时滴落到手上和脚上的露珠分心,它们如一只只小虫在轻轻咬我,并且弄湿了我的衣服。草丛中偶尔传来的窸窸窣窣的声音也令我惶恐,疑心是蛇不满意我的打扰匆匆爬过。我还莫名其妙地想,那些被我掐断的草,它们晓不晓得疼呢?不过,没多久我就集中起精力,动作也利索起来了。铁扎子扎得草茎铮铮响,我的手掌很快沾满了黏糊糊的草的汁液。在堂姐的指点下,我还认识了许多猪爱吃的草,比如红梗绿叶的糯米草,丛丛簇拥的米蒿,还有一遇小风就得意扬扬地翻出白色叶背的野麻叶。
堂姐當了一阵师傅就不见了,等我再见到她,满满的一篓猪草挎在她肩上,背篓的带子将她的肩膀勒出了一条槽。此时,山巅上露出了太阳红红的额头,该回家吃早饭了,然后大人们就要出工了。打猪草只是早工的事。而我,才打了多半篓猪草。我若即若离地跟在堂姐身后,面子上很过不去。于是,我悄悄地将背篓里的猪草弄蓬松,使之看上去有满满的一篓。进村时,猪草就在我背上吐露着令人陶醉的芬芳。可我小小的虚荣心根本经不起颠簸,随着脚步的摇晃,篓子里的猪草就矮了下去。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