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猎手终结者(30)
猎猞
金虎很清楚胡所长一直在怀疑自己,林中那些或明或暗的电子眼不是摆设,让猎手本身成了圈套里的猎物,如果你扛着一只捕获的狍子或拎着几只飞龙下山,估计还没出林子,就会有警察在路上等你。电子眼这东西没法通融,一旦被抓拍到就是个事儿。金虎估计自己每次上四方台都没躲过那些电子眼,这也是胡所长总是盯着自己的原因。胡所长迟迟没出手,是没有人赃俱获,毕竟禁止非法狩猎不等于禁止进山,进山不犯法,这是自己没摊上事儿的主要原因。金虎的基本判断是,胡所长不是个讲情面的人,以抓人为乐趣,当然,胡所长所抓是违法之人。
一连三个月金虎没进山,一心一意放羊。苗魁当然着急,高老大来过几次电话,问啥时猎猞,他只能用金虎的话来敷衍,说夏天猞猁皮不中用,掉毛,按站上人打猎的习惯,头场雪下来才能进山。
苗魁不傻,觉得金虎是麻痹对方,等出手的机会。苗魁很清楚,即使不为了那顶猞猁帽,金虎也要为红獒报仇。金虎是个说话算话的人,他见金虎扛着铁锹去过林中,估计是给红獒的坟培土,由此可以判断金虎没忘记猎猞。他看到金虎从家里拿来给红獒买的那个双排刺不锈钢项圈,坐在羊圈门口的石阶上,往自己脖子上反复套了几回,然后仔细抚摸着一个个钢刺,眼泪慢慢地就流了下来。苗魁看过金虎两次独自默默落泪,知道他的泪水是为红箭和红獒而落。
这个期间胡所长来过公司一次,向金虎讲了四林区办的一起非法狩猎案。四林区一个猎手因为私藏猎枪,并非法进人保护区偷猎一头马鹿被抓现行。“闯进保护区狩猎,等于到银行抢钱,事儿大了,”胡所长说,“再加上私藏枪支,此人肯定重判。”金虎很清楚这条狩猎红线,保护区好比古代的上林苑,去那里偷猎是脑袋进水的举动。胡所长说的案例明显有旁敲侧击的用意,说到家还是对他不放心,担心他惹事儿。
那一次,颇有兴致的胡所长还和苗魁交流起了工作体会,说自己在部队最骄傲的是参加了军运会并获得射击铜牌,这个荣誉写进了集团军军史。他问苗魁:“知道我到三林区工作最大的收获是啥吗?”
苗魁接话说:“当然是治安好转了,盗伐现象几乎绝根。”
“不是,”胡所长否定说,“最大的收获是改变了老金,老金由大名鼎鼎的一枪飚,变成了不温不火的羊倌儿。”
金虎看了胡所长一眼,心里笑了,跟着调侃了一句:“羊倌儿也是官,说明我被胡所长提拔了。”
三人都笑了。
生活中的过头话往往会物极必反,就像一个人说自己开车总也不出事,结果马上就剐蹭追尾一样,脚下没有余地的时候,张脚跌跟头就在眼前了。苗魁夸胡所长抓三林区治安有方、盗伐现象绝根没两天,三林区就出了大事,菠萝沟十一棵百岁以上的黄菠萝和十九棵成材水曲柳遭盗伐。这是三林区国家天然林禁伐之后出现的第一起大案,甚至惊动了省厅。盗贼伐木后顺着河水将木材运出了三林区,跑到邻县销赃。上级对此案高度重视,下令限期破案。胡所长压力来了,嘴角烧起了燎泡,走路都是一路小跑。金虎说,三十棵成材原木不是绣花针,想藏起来很难,只要仔细排查,不难找到下落。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