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猎手终结者(8)

2022-09-17 16:27:58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猎猞,这是一只好狗,老莫说,至少能出二十斤肉。 金虎有些生气,哪有这样夸狗的,狗是猎手最忠实的伙伴,身为叉玛对红獒应该喜爱才是,怎么想到了狗肉

猎猞

“这是一只好狗,”老莫说,“至少能出二十斤肉。”

金虎有些生气,哪有这样夸狗的,狗是猎手最忠实的伙伴,身为叉玛对红獒应该喜爱才是,怎么想到了狗肉,何况叉玛是忌吃狗肉的,不仅叉玛忌吃,站上人、鄂伦春、达斡尔等少数民族都不吃。

苗魁说明来意,报上了吉鳌的生辰八字,然后把一箱北大仓白酒放到桌角。朋友说老莫喜爱喝高度酒,他特意去买了一箱北大仓作见面礼。老莫坐下来,示意苗魁也坐,却没有与金虎打招呼。老莫闭眼掐指算了算,很快睁开眼点燃一支烟连吸几口,吐出一串烟圈儿,然后把半截香烟掐死在烟灰缸里,盯着苗魁说:“孩子厌食、惊悸、夜啼、便稀、消瘦,对不?”

苗魁连连点头。老莫用了五个词概括孩子的症状,说得都对。老莫接着说:“孩子招人喜欢,自然也会招妖魔亲、鬼怪宠,妖魔鬼怪都喜欢这孩子就不是好事了,必须降妖驱魔,孩子才能好。”老莫说得吓人,这降妖驱魔可不是凡人能胜任的。

“大师给个方子吧,孩子的病就指望您了。”苗魁掏出一个红包放到木桌上,钱能通关,想免灾不破费肯定不行,“孩子好了后,会加倍孝敬您!”

老莫没动红包,目光落在那箱酒上面:“方子肯定有,就是东西难弄。”

“啥东西?”苗魁急切地问。

“去猎猞,剥下猞猁头皮,做一顶带双耳的猞猁帽给孩子戴上,妖魔鬼怪就不敢再来骚扰孩子了。”

金虎吃了一惊,猞猁是保护动物,猎杀猞猁要蹲笆篱子的。他觉得老莫这个方子是个圈套,明明知道不能猎猞,却又出了这个难题,搞不来就休怪大师不灵。金虎接触过一些所谓民间大仙,出的方子千奇百怪,有的抓药容易,药引子却难寻,什么虎尿、龙须、肾精子,十足难为人。

“猎猞?是打猞猁吗?”苗魁问。苗魁第一次听到“猎猞”这个词。

“他知道,你回去问他。”老莫指了指金虎,大概他猜到金虎是个猎手。

“猎猞很难。”金虎插话说,“我打了半辈子猎,从没有猎猞。”

“对头,我给人看病十几年,从不出容易的方子。”老莫眼中露出一丝不屑。

院外来了新的拜访者,两人告辞,苗魁摇下车窗向老莫摆手,这时一直默不作声的红獒突然朝车窗外发出一声低吠,声如狮吼,站在门口的老莫脸色骤变,扭头回去了。

“打猞猁怎么叫猎猞?”苗魁问。

“猞猁狡猾凶猛,难以对付,不是轻易就能打到的,打体现的是藐视,就像大人打小孩儿,很容易,猎体现的是重视,就像势均力敌的两个人搏斗,需要斗智斗勇。林区猎手管打猞猁叫猎猞是有道理的,能猎猞的猎手会被人高看,我打了一辈子猎也没能猎到猞猁。”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