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出门最怕夜路(7)
一个人的归途
请注意,前方二十公里即将到达……
手机导航传来的声音,猛地惊醒了如怡。她抬头看,远方似乎有黑影,蜷缩在路旁,又像在慢慢蠕动。她有些担心,前几天看新闻,武汉因为封城,街上空无一人,居然有野猪闯入市中心。如果人类一年不出家门,是不是城市就会被动物重新占领?
难道,这也是个什么野物?
她慢慢停车,靠过去,用手电筒照那东西。雪白的光柱下,细细密密的雨中,那东西猛地长高长大,一件雨衣抖落,露出一张惊悸恐慌的男人面孔。
如怡吓得尖叫,掏出那把水果小刀,哆哆嗦嗦地打开,却说不出话。男人总比她强,慌乱过后,镇定了点儿,虚弱地问,姑娘伢,你干啥?
能说话,肯定是人,不是僵尸或鬼。如怡也安定了点儿,抖抖地反问,你干啥?吓死人呀!
我来武汉办事,不想被困住了。男人五十岁左右,病恹恹的,浑身是土,戴着个脏口罩,看不清颜色。男人站着摇摇晃晃,又说,我要回家,找不到车,只能摸索着走。
比我还急,如怡嘟哝着,猛然看到男人苍白的脸,紧张地说,你发烧了吧?
男人“扑通”又软到地上,带着哭腔叫着,我不想死哇……
莫慌!如怡反而镇定了,说,我是医生,你先把雨披穿好,莫再着凉。
医生,你要救我。男人放松了,重新蜷缩着躺好。如怡的心提得老高,这极有可能就是个疑似患者。她给自己加了一个口罩,在包里找出医用手套,仔细戴好了,又给男人的身下铺了层薄毯。那是奶奶织的,路上她都没舍得用。
她取了自己的碎花伞,遮挡在男人身前。又说,我包里有吃的和水。
男人感激地望着她,却发不出声。如怡打开包,拿出饼干,拧开保温壶,用备用水杯给他倒了水。男人“咕咚、咕咚”灌了幾口,吃了点儿东西,总算有了些精神。如怡包里还有退烧和消炎药,也都给男人用上了。男人哭了会儿,昏沉沉地睡去。他蜷在地上,好似一个无助的孩子。一个大男人,一把鼻涕一把泪,想必这些天也遭了不少罪。
如怡用手机拨通了110,又发了定位给警方。雨还是又细又密,风却大了,四面八方包围过来。如怡穿好雨披,把那男人挡好,也把自行车挡在身前,但依然防不住,那细雨不停地向衣服缝里钻,冷得人麻木。
如怡就一动不动地站着,守护着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她咬着牙,尽量保持清醒。她也没想到,自己这么能站,且在这孤独漆黑的雨夜。她模模糊糊地想,快来人吧,要不然,我就要化成糖浆,流淌在这条高速路上啦……
约莫一个小时,一辆警车闪着警报,开到他们身边。车门打开,跳出个瘦瘦的、灰白头发的警察。如怡一眼认出,竟是先前骂她的那个中年警察大叔。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