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经典文章:杨靖宇同志的“麻雀战”

2022-09-17 16:16:22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杨靖宇同志在重围中,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军为巩固后方,把关东军增加到七十万。四十万布防于东北边境,三十万加紧进攻东北抗日联军。 抗联第一路军杨靖宇司令员把部队

杨靖宇同志在重围中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军为巩固后方,把关东军增加到七十万。四十万布防于东北边境,三十万加紧进攻东北抗日联军。

抗联第一路军杨靖宇司令员把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活动于各山林区,跟敌人展开了“麻雀战”。

1939年秋,我们这支部队在杨司令直接指挥下,在那尔轰设伏,一举歼灭了正在换防的敌军一个连。敌人十分恼火。不久,日军纠集了十几万人,再次对我军进行冬季大“讨伐”。我们的处境更加艰难,部队经常爬冰卧雪,不时只能以大雪覆盖着的冻错草等充饥。但在杨司令的巧妙安排下,敌人到处扑空,还是抓不住我们。1940年2月的一天,杨司令带领我们直属队的少部分同志准备越过草案派濛江以东的大森林,去联系部队,中途因被叛徒告密,陷入了日军的重重包围。杨司令带着我们左冲右突,日夜鏖战,始终没能甩开敌人。

2月,山里正是最冷的时候。大树冻得啪啪直响,粗大的树干都裂了缝。我们踏着三尺多深的积雪,又走了一夜,刚刚离敌人远了一点儿,恰好又落了一场小雪,把我们的脚印盖上了。天亮以后,杨司令对我们说:“好了,老天给我们‘卖蹈子,找个地方休息休息吧!”在一个密林旁的山沟里,我们驻下了。这里靠近一个大木帮,有几千伐木工人,山道上来往行人很多,树林里炊烟缭绕,很容易混过敌人耳目。这时候,我们的帐篷、火炉全丢了,地上的雪又很深,连一块休息的空地都找不到。幸好我们还有斧头和锯,就动手砍树枝,在雪地上打铺。杨司令是最爱看书的,每到一个地方,我们把一切布置好以后,他就看书,有时到吃饭的时候还不放下书本。可是,现在再没有书好读了,他坐下来就和同志们一块儿讲笑话。

这几天,他得了重感冒,身体很不好。我把一条小皮褥子铺在树枝上,又找了截木头当枕头。他连身上的枪也没卸,就躺下来,用力翻转了几下,把身下的树枝压平坦了,便高兴地向我说:“还不坏,很舒服!你们也抓紧时间睡一会儿,养足了神,好跟敌人斗。”

等我醒来,见杨司令正坐在火旁,一边烤鞋,一边看着自己的棉裤纳闷儿。我忙过去一看,糟糕!原来是我替他弄的那堆火,烧着了他身下的树枝,把他的棉裤烧了两个碗口大的洞。我再看看他那双不像样儿的鞋子,心里很不是滋味。原来杨司令脚大,穿鞋需要特大号的。现在根据地被破坏,被服厂也没有了,又买不到那么大的,我们只好用破布条子替他编打成朝鲜族式样的草鞋,凑合着穿。经过行军打仗,踏冰踩雪,现在只剩下不多几根布条子了。于是,我连忙脱下自己的破棉袄,撕下一块白色的里子布,先比着杨司令棉裤上烧的那两个洞撕开,准备补棉裤用,接着就动手把他那双草鞋又拧巴拧巴。鞋子弄好了,就帮他补棉裤。杨司令缝缝补补也不外行,一会儿工夫,我俩就把棉裤补上了。他用手摸着缝补的地方,微笑着说:“你看,我的本领还不错吧!”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