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经典文章:杨靖宇同志的“麻雀战”(3)

2022-09-17 16:16:22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杨靖宇同志在重围中,杨司令挨个儿看我们的脸,大概是觉得我们有些忧郁吧,他就像平时那样镇静沉着,满怀信心地鼓励我们说:你们看见过海吗?革命就好比海潮,有时高,

杨靖宇同志在重围中

杨司令挨个儿看我们的脸,大概是觉得我们有些忧郁吧,他就像平时那样镇静沉着,满怀信心地鼓励我们说:“你们看见过海吗?——革命就好比海潮,有时高,有时低。大革命失败,国民党就‘围剿我们的红军,可是红军却越‘剿越多。敌人是搞不过我们的。”他略微提高了点儿声音说:“就是我们这几个人牺牲了,还有人继承革命的事業。革命,总是要成功的!”他这番话,使我们每个人都感到浑身是劲儿。是的,不管敌人多么疯狂,只要坚持斗争到底,革命就一定胜利!

烤了一阵儿火,喝了几口汤,我们都有了点儿精神。杨司令站起来,搓着两手说:“暖和过来了,走,趁黑天翻过山去。”

到处是敌人的岗哨,到处是敌人燃起的篝火。我们在大雪中转到了半夜,也没有翻过一个小山岭去。这时候,不知谁低着声向杨司令说:“趁天不亮,还不如往回走呢。”杨司令对下级从来不动火,可是这回他像是生气了,严肃地说:“为什么要往回走?是我们自己的生命要紧呢,还是联系部队的任务要紧?”是啊,我们这些当战士的,有时候只是想到司令的安全,却忘了司令这次出来的任务!

绕了一夜,天亮时又绕到一个木帮旁边。木帮的工人已经开始工作了,森林里响着一片“叮叮当当”的伐木声。杨司令听见声音,向我说:“去,向工人们买些多余的干粮来。”

我和朱文范二人一同下山。走出不远,是一条林中大道,一些伐木工人正往山上走。我俩站在路旁和他们说:“我们是抗联的战士,现在没有吃的,把你们的干粮卖给我们一点儿吧!”工人们惊讶地看着我俩,听说抗联同志在山里,立刻有的给一块苞米干粮,有的给个高粱面饼,转眼的工夫,就凑了几十斤吃的。我俩心里很高兴,暗暗自语:“敌人想消灭我们,想割断我们和人民的联系,这是完全办不到的。有人民的支持,我们就能坚持下去!”

正要回林子,又看见走来一个工人。他穿着棉衣,披着件黑布面的破羊皮袄,走得满头流汗。我看到他的羊皮袄,忽然想到:上次战斗因为我担任掩护,未来得及收拾杨司令的东西,他仅有的一条毯子、一条皮褥子、一件皮大衣全丢掉了。昨天晚上司令咳嗽得很厉害,这样冷的天,他怎能受得住呢?想着,我就和那位工人商量,请他把皮袄卖给我。这工人听说我们是抗联的,开始因怕没了皮袄回去被人怀疑,有些犹豫,但想了一下,马上把皮袄脱下来递给我说:“同志,你们为老百姓吃苦受冻,拿去穿吧!什么买呀卖的!”

可是我们不能白要,我硬塞给他十来块钱,就转身跑了。

杨司令坐在火旁一堆木头上,正和大家说话。见我和朱文范回来,高兴地说:“啊!搞了这么多吃的!这太好了!”可是当他看见小皮袄后,脸就沉了下来。望着我问:“哪里弄来的?”我对他说:“向工人买的。”他这才不那样看我了。开始他不穿,要我送给伤员。最后趁他转脸说话的工夫,我硬把小皮袄给他披在身上。这天晚上,我们转移到新的地方,隐蔽了下来。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