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散文小辑:冬天里那暖暖的味道

2022-09-17 16:09:33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我找不到它的门,往保加利亚,往里拉修道院,公路蜿蜒在不修边幅的山野间。 大巴司机是保加利亚人,中午时分,他把我们拉到了一家路边小餐馆。 壁炉正燃烧,随意,懒惰,散漫。

我找不到它的门

 

往保加利亚,往里拉修道院,公路蜿蜒在不修边幅的山野间。

大巴司机是保加利亚人,中午时分,他把我们拉到了一家路边小餐馆。

壁炉正燃烧,随意,懒惰,散漫。

第一道菜上来了,凉凉的面包片,凉凉的黄豆浓汤。面包片撕成小块,蘸着黄豆浓汤吃,仍然是凉凉的。我们中国南方的舌尖,老是惦记着冬天里那暖暖的味道。

于是我顿生奇想,用叉子挑着面包片,到壁炉边烤。隔着紧闭的厚厚的玻璃门,做个姿势,闹腾一下吧。

那个给我们端盘子的妇人却善解人意,微笑着,打开了壁炉的玻璃门。毕竟是熊熊的炭火,手在上面晃一晃,就感觉到灼热的疼痛。

老杜也来劲儿了,马上给拍了几个镜头,立刻发到“欢欢乐乐巴尔干”微信群里,连同整个餐馆,连同前俯后仰的笑声。

第二道菜是鳟鱼配烧土豆。鳟鱼是烤熟了再冷藏的样子,足有半斤重,刀叉划拉,去掉鱼头,挑出中间的一根刺,就是一大块又白又嫩的鱼肉了。

该祝福这鳟鱼了,在巴尔干半岛的荒山野岭里,巧遇爱你、宠你、消费你的远方来客。

一个小碟子上来了,蜂蜜浇蛋糕,该是最后的甜点。别管它会不会长血糖,银色的小汤匙,先勺它一小块,别辜负了这么绵长的酣畅。

团友保勤,一个男孩子名字的女孩儿,执行我家最高领导的密令,紧盯着我,大声地训斥着,不能吃了,不能吃了。

我装聋作哑,想象着这道甜品的做法:蜂蜜刚从山上采回,就将新鲜出炉的蛋糕浇透,放进冰箱里冷藏,三十分钟,行了。

我回家也可以明目張胆地做,或者偷偷摸摸地做。全世界的饮食文化,不都是一种随心所欲的创造与享受吗?

HOTEL-RESTAuRANT,这个小餐馆的木头牌子,大大咧咧地挂在路边的大树上。

我在连接公路与小餐馆简陋的小桥上,走几个来回。

桥下,清澈的山泉水,丝毫不理会寒冷袭来,与裸露的石头,打着叮叮咚咚的水仗。

你说,它与我们的农家乐相似吗?

秋天已逝,但其韵味与气息仍不愿离去。

绿色的生机与颓废,金黄的叶子与枯枝,刻薄的寒风与斜阳,不顾旅人的世俗眼光,在悬崖上、斜坡上、石头上、溪流上,随意地、杂乱地挨在一起,如一床散漫的地铺。

巴尔干半岛最大的修道院——里拉修道院,到了。

还是那个保加利亚司机告诉我们,往年的11月,这里奥斯卡山谷,这松树披挂的陡壁,这风云荡去的湍急,已经是一边倒的冰天雪地。而今年,白雪还踮着脚尖,在巴尔干半岛最高峰的里拉山上瞭望。

也许,它想以毫无修饰的、最原始状态的容颜,告诉远道而来的我们,宗教没那么神秘,没那么深不可测。它是冬天的一片黄叶,是一种生活,一种文化,一种命运。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