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小辑:冬天里那暖暖的味道(2)
我找不到它的门
里拉修道院是一座拜占庭式建筑,中世纪城堡式的建筑群,七百年前的城市综合体。它始建于公元10世纪中期,随着保加利亚国家命运的起落而起落。
奥斯曼帝国时代,土耳其人入侵,里拉修道院三次被毁。保加利亚人从各地运来石块、木材、灰浆等建筑材料,重建了自己的精神家园,重建了自己的生活。
公元14世纪初,里拉修道院毁于一场大地震。保加利亚人又以顽强地活下去的意志,把它建设得更加坚固,处处是文艺复兴的神韵,譬如大门口逼真寂静的壁画,譬如凹凸不平的石头广场。
半圆形的四层楼房,是最主要的建筑,分为东西南北四部分,共有三百多个房间。鼎盛时期,能供给一万多名朝圣者的吃喝拉撒。如今22米高的厨房烟囱依然耸立,只是不再炊烟如云朵,如牧歌,如晚钟。
甚至于一层的楼梯口用绳子拦住,示意游客不能进入。而其他附属建筑,也是空空洞洞的,任由风尘掠过。
我更多地以现代商业与旅游价值来思考它。如果没有充分的财富支撑,一切信仰与文化都是空泛之物。特别简单的道理,你要有钱养活一批专业人士,来管理与维护它,来研究与诠释它。
当然,最好的说法,应是它正在进行维修,但没有人告诉我。虽然它已于1983年成为联合国确认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保加利亚馆藏非常丰富珍贵的国家博物馆。
而实际上,里拉修道院最引人注目的,不是整个欧洲到处都是、千篇一律的教堂与十字架,而是一处自然洞穴与宗教文化奇妙结合的人类文明。
它是10世纪的保加利亚隐士圣胡安,在里奥斯卡山谷里发现的圣胡安洞穴,并在这个洞穴里修建的圣胡安教堂,又在这座教堂里修建的圣胡安墓。
我们翻山越岭、跨洋跨海,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却让一条漫不经心的绳子拦住了,又挥一挥手,打发走了。
从修道院的后门出去,有一排小房子,小食店的餐桌就摆在门口,挨在山崖边上。还有各种小什物摊档,叫卖的小贩。
还是要过日子。
索菲亚,保加利亚的首都,与我想象中的稳重和严谨,就是对不上号。
年轻的姑娘、小伙子,在巴洛夫建筑高高的廊柱下,如展翅的小鸟,随着时而轻快、时而奔放的音乐,旋飞舞蹈。这里一群,那里又见一群。我招手致意,他们停下来了,非常友好地回应。
我们东方古老的国度,从北国的漠河到南海边的三亚,从乡村到城市,更是如火如荼的广场舞。
我们翩翩起舞的,是方队划一的中国老大妈,而他们是悠然自得的年轻人。
余秋雨的《行者无疆》有一篇“黄铜的幽默”,写了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迪斯拉发。
“这里的行人过于年轻,说明历史如何亏待了上一代,使他们还没有可能牵着小狗在街上消停,只把出门玩乐的事,完全交给了儿孙。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