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告别
名声
政府院里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上访的人,刚从市上调任古城的县长秦怀德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了。
办公室主任简单地给他汇报了些上访的情况后,秦怀德出乎意料地决定自己下楼去接见这些上访者。
办公室主任有些吃惊,他懂得按常规来说,领导们十分讨厌或者惧怕直接与上访者见面,更何况这是一起集体上访事件。整整一个村子,几百号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七嘴八舌的又没人出面主事,反映的问题一下子理不清。信访局、陈家镇、公检法都派人来做沟通工作,群众不认账,直喊要见县长,政府院子显得混乱不堪,不少部门的人从办公楼窗户里探出头,看这阵势都不知出了甚事。对于这样的场面,秦怀德当然也是第一次碰到。在未当县长之前,他在市委机关从干事到副处长一干就是20年,青春的岁月都耗在跟市领导鞍前马后、熬夜写材料上。从市里下基层当县长,算是提拔,只不过当了县长确实对基层不熟悉,别人发现他当县长两个多月了,除了开会,好像政府工作没一点动静。秦怀德也觉得副职们除了汇报分管工作外,也没人就本县发展给他提过思路建议,各部门大小领导们一个个拿着报告要钱,都哭诉着说日子不好过,这样一来,他根本没时间静下来想问题。本来打算在基层走走,调研熟悉一下情况,可每到一处,都是陈年旧账和说不清道不明的烂事。因为是国家贫困县,财政收人实在可怜,手里拿不出钱,要解决这么多问题就显得捉襟见肘。另外,他还清楚,每一任领导来了之后,不光是老百姓观望,干部也同样观望,看你本事大小,工作铺排得合不合理,强度上不上得去,等等。这既是期待,也是考验。没来之前,他做了充足的功课。然而,他下乡跑也好,走单位调研也罢,问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目的又是什么,都疑惑着大家。同秦怀德事前做功课一样,古城的干部群众听说秦怀德来当县长时,不少人就开始研究他,每个人的目的不同,有的细到他的娘婆母也家,祖宗三辈都弄得一清二楚。于是,在某一些圈里甚至更广泛些,秦县长一上任大家似乎都了如指掌。特别是在政界混了多少年的老油条,他们接触过一任又一任的县长,无论哪个县长怎么工作,他们都会配合得天衣无缝、如鱼得水。基层干部中有不少这样的“万精油”。县长也是人,何况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有些事,心知肚明,无论你当初有多大抱负,如何设计自己的远大前程,但在一个地方工作几年,要留下好口碑还真的要费九牛二虎的力气才行。
在办公室主任眼里,新来的县长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更准确地说是不老到没经验。机关里下来的人不是天真就是感情用事,平日来一两个上访的要是别人就躲魔鬼似的,何况今天来了这么多的人。县长一出面,就像象棋里卒过河一样直接与老将见面,顶死了,没有任何的回旋余地。正犯嘀咕,秦怀德好像准备就绪,自己有些迫不及待地走出办公室站在楼道里。办公室主任有些慌了,他小心翼翼地走过去问:“县长,这么多人,要不要叫几个代表?”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