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告别(3)
名声
秦怀德执意要亲自去接见上访群众,许多头头脑脑半天愣在那里。政府楼上显得有些气氛紧张。秘书们打电话的,上楼下楼叫人的,平日里来县政府上访的只有三三两两,信访局找有关部门来解释政策,理顺情绪也就算完事了。即使有几个长年累月的缠访户,大家谁也没放在心上。如今的形势,群众想上访便上访,有时真是无理取闹,大家都习以为常。眼下,几百号人拥在县政府院内,影响了所有单位正常办公不说,连大门口都堵得水泄不通,就像赶集遇会一样。吵闹声此起彼伏,任凭信访局的人苦口婆心劝说解释都无济于事,上访群众口口声声要见县长,好像其他人说了一律不算数,只有一县之长才能给他们做主。这样的阵势,办公室的所有人就像面临大敌一样,真不知如何应对。好在秦怀德主动出战,大家既松口气又担心,秦县长能行吗?
秦怀德在市委机关工作的所有底细早被有心人摸得一清二楚了。他伺候过几任市委书记,一直没有重用,偏偏新来了个书记不到半年就派他来古城县任职。有人说,省委组织部有个常务副部长和秦怀德是大学同学,于是,秦怀德当县长也是順理成章的事,那个副部长和市委书记又在一起工作过,交情也好,用下边的话说就是哥们儿。后来又说,秦怀德的妻家很有背景,妻哥妻妹都混迹商界,在省城里呼风唤雨,省上有脸面的人物都是他们的座上宾。还有人说,秦怀德在中央党校时认识一个如花似玉的女人,这美女在高层方方面面有一片天地,办这点小事,不费吹灰之力,秦怀德飞黄腾达的日子还在后头呢,要不然,他下来两个月,不动声色,沉着冷静,遇事也不推诿,硬朗着呢。
这么多的讯息一传十,十传百,全城老百姓都晓得了,就是在古城县僻远的村子里人事圪堵上的老汉们说起新来的县长也是头头是道。说归说,古城县的人精怪着呢,他们将信将疑地看着秦怀德怎么干,光说不练不是好把式。众人心里都揣着一本小九九,无论你来头多大,背景多扛硬,做好工作干几件事百姓才会认可。至于别的,好像跟古城县老百姓没有半毛钱关系。
无论古城的人怎样猜测,秦怀德就是上任没烧三把火,也没急着大刀阔斧地进行所谓的改革。作为县里的第二把手,他拿捏得住自己的分寸,也清楚如何当好角色,摆正自己的位置。县委那边书记资历老,在基层一步一步干起来,自然工作老到经验又丰富。再说那几个常委,除了两个是本地人以外,其他的都是从乡镇起家的,什么事没经历过,也就是说人家都是大风大浪中脱颖而出的,个个老到精明。这样的班子搭配,秦怀德给自己定了许多规矩,谦虚学习是第一要务。官是组织给的,事是自己干出来的。平日里无论谁找他,总能看到他一副笑盈盈的样子。就连普通干部都说,这个县长没架子,平易近人。也有人说此人笑里藏刀,说不准日后找起茬来,十头牛也把他拉不回去……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