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告别(7)
名声
最着危的便是陈家镇书记马随岁了。他是担心陈家山在修高速路时征地拆迁的事,尽管工作都做完了,路也修通了,可陈家山的人背地里一直在鼓捣,他们认为补偿不到位,而且村干部和镇上相互勾结,许多好处都让个别人侵占了。比如修公路时穿山洞运出来的石头,比如盐碱地与耕地一样的补偿款,村里硬生少了几十万,还比如县里安排的各类项目,老百姓眼睁睁地看着都是外来人承包,村里人连跟工的角色也没有……诸如此类的事,提起来就是一串串。更令人气愤的是好处都让村干部得了,他们还作威作福,有些狐假虎威的样子,村子里只要谁议论说起这些事,村干部便口出狂言:“老子通天着哩,不服气告去。”
这情况马随岁了如指掌,只是陈家山是县里树的一个点子,村主任陈二果人又扛硬,十年的村长,官道上是老皮,根本不把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放在眼里。因为这人心门宽,头脑好使用,县里头头脑脑、方方面面人熟,所以,谁也没把陈家山的事当回事,日积月累,还是出事了。在这之前,马随岁给县里打过招呼,也提醒过陈二果,工作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和村里人弄得太僵了,陈二果不以为然地说:“咱怕甚?他们还翻了天?”
谁头上轮上这事,吃不了就兜着走。马随岁心里清楚,觉得真要出事了。于是,他和镇长商量,赶紧到政府探讨个风声。
办公室主任对马随岁印象不错,过去他在乡上当书记的时候,马随岁是副职,后来他极力推荐过。对马随岁说的事情,无论是真是假,办公室主任都从不含糊。看着马随岁一脸的忧虑,办公室主任说这事为什么不早点反映,那个陈二果要识时务赶紧主动退了,这一摊子的事绕来绕去就是干部乱作为胡作为的问题,更严重的是侵占和挪用集体资金的问题,当今的形势,即使搬出谁来都无济于事。办公室主任表情很平静,语音里却有一丝异常,显然有些恼火,但还是十分关照地说:“或许县委那边分量重,对这事另有看法,无论怎样,你不要爱面子,给书记敞开了说,汇报时不能避重就轻,哪怕挨批挨骂,甚至下不了台,都不要怕,政府这边铁心了,弄不出名堂不会就此罢休的。”
人常说当办公室主任要腿勤嘴甜,看风使舵,即使工作上不顺利,也不得有半点怨言,何况,在县长身边,除了谨慎外,还得左右逢源,关键时刻要有个立场。办公室主任自己知道,这个“万精油”角色不好当。
各种小道消息与传闻成了古城人关心的事情,以前没人注意这些事情是因为大家日子过得紧巴,没时问也没闲工夫说这些不沾边的事。如今古城不停地变化,农村也跟着变,国家对贫困县的支持力度越大,大家都眼巴巴地瞅着盯着一笔笔款项的去处,不少领导干部也就动了心思,人们吃饱穿暖后不再说几句风凉话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是对各级政府每个干部的能力水平以及整个地区的发展开始评头论足。这种参与程度是空前的。村里的“人事圪堵”,县城的“人事滩”总是聚集着一帮人,各种身份,不同诉求,各种角色,不同意见,他们似乎一天不说这个地方的人和事,夜晚就睡不着一样。政府部门上班的人群更是如此,省里动人了,市里动人了,谁上谁走谁下,似乎了如指掌,这种近乎生活一部分的内容,常常是桌上或闲时重要的一道大菜,人人都津津乐道。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