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一个失眠的夜(16)
何向东的奔跑
“苟镇长,你跟这种老古董人就是好话说尽,也说不进油盐,我们还是回吧。”陈高辉仍是满脸堆笑地说,“谢大爷谢老人家,你要明白,土地是国家的,你真要阻碍国家的发展与建设,肯定是不得行的。不但法律不容许,就是安子沟的其他四十户人也不会答应。”
望着苟镇长和陈高辉一行人悻悻地离去,谢新岳的心里有了点小小的嚅瑟。他满是笑意地对刚从后山坡回来的谢梅说:“妹仔,不怕,只要我们坚持到底,就会过上安宁太平的日子。”
九
中午,谢新岳特意吩咐谢梅,去菜园地掐把蒜薹回来,炒节腊肉,把向东喊回来,我要和他整两口酒。
他们好久都没沾酒了,因为心里特憋屈。今天想,是因为心里痛快。其实,他心里明白,只要警察和何阳这些狗官不来骚扰,田土非但不交税不交公粮,国家还要补贴生产资料费和退耕还林费,两项加起来差不多有一千块。当下的日子是盘古王开天辟地以来最好过的日子,明年开春,好多年三个人的安子沟就會变成四个人,再过两年,还可以变成五个人。
酒,是老界寺垭口赵老板小灶酿出来的,50多度纯高粱白酒,加枸杞大枣冰糖浸泡有两到三年了。一般情况不会想到拿出来喝,今天心里畅快,就从玻璃坛子舀出来半碗,何向东想躲也没躲脱,与师父加老丈人一人一口扯起喝,居然都喝得二晕二晕的,在床上一躺就睡着了。
谢梅这两天呕吐,反应很大,没有睡,坐在阶沿上锥鞋垫子。大黄狗又从书房嘴嘴传来了狂叫声。她就跑出去看了,立马就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把正酣然人睡的两个人摇醒。他们都悄悄隐没在房后面最高的樟树底下看过去,十来个镇干部十来个警察带来了三辆挖掘机,正在坡脚下第一块水田,边放水边作业。
何向东和谢梅都紧张兮兮地把目光投向了面无表情的谢新岳。谢新岳非但不紧张,反而笑了笑,说:“向东,你立马乖乖去蛮子洞藏好,就是发生天大的事,也不要出来露面,我跟谢梅过去对付就是。”何向东迟迟疑疑,没反应。谢新岳脸色一变,吼道:“你给我快点走,没时间跟你废话!”
何向东扭头消失在了通往蛮子洞的树林中,谢新岳父女俩一人扛起一把锄头,就一前一后出现在了警察们正在忙碌的田坎上。
田是他们前两天才翻犁过的,由于开了缺口放水,大部分犁坯子已暴露水面。谢新岳走到缺口前,用锄头勾来一块大石头,再勾两三锄泥就把水扎住了。一个高个子警察跑过来,直呼:“你们这是干什么,快把缺口打开,别耽误我们执行公务。”谢新岳回答说:“我们这块田还没签协议,你们要执行公务请到下边那块田去。”这个警察个子高,不胖也不瘦,看样子没过三十岁,看也不看谢新岳一眼,猫腰就将缺口掀开了。谢新岳还没等他抬头,就是一锄脑壳递过去,把他四仰八叉地顶翻到了水田里,怎么爬也爬不起来。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