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鬼头杀猪刀(6)
屠夫老馬
可徒弟有疑惑,毛骡儿有天对老马说:“师傅,你说杀猪是做善事,添福添寿。我咋听老人说,杀孽太重的人,都不得好死咧?我们村有个专门逮雀子的,后来背上长了一个大疮,周围几十个小疮,大疮小疮都像鸟,叫百鸟朝凤,后来烂死了。还有一个打家狗的,人家的看门狗,全给打了,打了狗,就在山洞里下菌子煮吃。有一次煮的菌子中有一种食肉菌,是细菌,因菌子没煮熟,食肉菌就钻进了那人的体内,开始吃他的肉,每天吃得沙沙响,就像蚕虫吃桑叶。肚子里五脏六腑全吃空了,又吃他的脸,脸吃成了骷髅,就剩一张皮,包着个骷髅,后来就躺在床上,像一张纸那样死了。”师傅说:“你讲的是狗屁,我们是人家请了去的,请去杀猪不是我们的主观意愿,我们只是帮忙补一刀,你以后就懂了,相当于城里的安乐死,与杀生没有关系……”
话说有一天,林子里传来了动物的号叫声,像狗,也像狼。老马给徒弟毛骡儿说:“你听下是什么在叫?”毛騾儿说:“是狼吧?”老马说:“八成是狗。”那叫声有点儿凄惨,就像要发生什么大事一样,叫声往天上飞,又拖得很长。山林里有人下了套子或“铁猫子”,反正套住了东西。下套人早忘了,也许是很远的盗猎者在这下的。那声音停了一会儿,到了晚上,叫得更加凄惨。老马说:“也保不定是狼,咱们若去看个究竟,狼会唤来同伴,等明儿白天再说。”
那叫声号哭了一整夜,到了早上,师徒二人的眼圈都是黑的,还肿,都没有睡好。毛骡儿拿着刀子准备学雕观音,老马叫上了他,说:“拿把大的。”指着那些杀猪刀,上前去取了一把,交给毛骡儿,自己也拿了一把。毛骡儿拿上师傅给的刀,刀柄又腻又沉,举起来像一块大石头。因为猪是大牲口,需要用力,所以,这一把刀可以改二三十把雕刀。捅跟雕就是不同,摸摸刃口,就像是悬崖一样让人胆寒,刃口上还浮着一些细小的蘸水磨过的铁锈。
师徒二人一前一后往叫声发出的山沟里蹚去。路上,师傅老马叮嘱徒弟毛骡儿看着脚下,也看着四周,防止有狼跟上。狼是很鬼的野牲口,跟上了你,再邀上周边的狼,你就只有死路一条。师傅说,遇上狼,就是咱们师徒两个在一起,在狼面前都不是对手,何况狼后头还跟着狈。狈更鬼,因为前肢短,只能趴在狼的背上。有的狼懒惰,背一只狈让它们先去攻击猎物,狈无论是吃人还是吃猪吃鹿,都是先抓眼珠子出来。虽然前腿短,但抓力强,掏出眼珠子先给狼吃,这是感谢狼背了它。猎物被掏吃了眼珠子,基本就成了废物,只有让狼狈吃掉。
师傅老马的话说得徒弟毛骡儿两条腿瑟瑟发抖,浑身汗毛倒竖。老马观察这个徒弟,也没把他说的当回事,憨头憨脑的,还带着笑意。蹬进灌木丛,拨开荆棘往下走,就看到山崖的凹处,有个东西被套着了,是条狗,不是什么狼,就是条野狗或是哪家里来野外撵兔子竹鼠的饿狗,一不小心踩上了猎人的铁猫子。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