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两张机票(3)
雾
好熟悉的语言感觉。一调一式,一起一落,在这高低轻重交错跌宕之间,她感觉自己在往后退,时间拽着她退,一步一步,一年一年,退了一步又一步,退了一年又一年。她想起第一次来太原的时节。十六年前吧,对,时间过了十六个年头了。她伸出手闭着眼摸手关节,右手关节数完了,借左手,两个手加起来数了十六个关节。十六年,漫长的时间,似乎是没觉意就过去了。但一年一年去想,又感觉其中有无数无数的漫长和熬煎。现在回头想,十六年前,自己是多么年轻,和现在比,那时真是大好的年华。
她从包里掏出粉盒,盒内盖上夹着一个带手柄的小镜子。她看到了镜子里的自己,一张中年女人的脸,绷着脸不笑,不皱眉的时候,这张脸还算平滑。可只要稍微一笑,一愁,一牵动,这勉强完好的脸面上就裂开了数不清的破绽,像一个努力维持的谎言露出了真相。双眉之间的川字纹,鼻翼两侧的表情纹,眼角的鱼尾纹,嘴角的法令纹,脖子下的颈纹,各路纹理像居心恶毒的机关,一触就发,败露出一个让人心碎的真相——老了。作为年过四十的女人,她看得见自己的落寞。这是女人生命中无法逃避,必须面对的定数。朱颜辞镜花辞树,最是人间留不住啊!而且她不是美人,只是最普通的长相。这样的五官和肌肤,在岁月面前,抵抗力远比那些精致娇艳的容貌要薄弱得多。
她痴痴望着镜子。小小的菱花形镜框,镜面只有手心大,正因为小巧,便于携带,也不张扬,她才保留它这些年。这几年她其实不会时时照镜子了,但随身带着。这是成熟女人该有的准备,不慌不忙,时刻保持这个年龄该有的从容和整洁。镜子,口红,粉盒,眉笔,味道淡淡的香水,一个小小的化妆包。用与不用是一回事,随身带不带是另一回事。她认定这是一份在岁月的深流中被几十年时光磨炼出来的成熟与淡然。
镜面缓缓上斜。她看见了自己的鬓角,一个被时间悄然改变的鬓角。和记忆中的青葱少女相比,发际线明显上移了,这还不是最让人揪心的。头发稀疏了,她从直发换成烫发,头一烫,这一头发丝又浓密了,似乎还能维持曾经的茂密与葳蕤,但白头发是没法遮掩的。似乎是一夜之间,它们就窜了出来,一根两根甚至三五根。在多年来一直熟悉的黑色之间,骤然冒出一丝雪染的白,这种惊恐只有自己知道。总觉得那白发无比刺眼,她就对着镜子拔。还好,等第一批集体冒出的白发被拔除干净之后,不知道是白发的生长速度放缓了,还是自己被迫悄然适应了岁月之手不断增添的痕迹,感觉白发跟皱纹的生长速度都缓慢下来,她也就不那么恐惧了。对着镜子慢慢地拔。就在一根一根白发被拔离头皮的过程里,回味着岁月的无情。这味道,是淡淡的,又是火热的。这个年龄的女人,似乎既在水里慢慢走,又在火中缓缓跋步。这水与火的考验别人不一定看得见,甚至女人年轻的时节也看不见,更看不懂。只有如今身在其中,才一天天明白了这其中的杂陈五味。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