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额头上缠着白纱布的布衣(3)

2022-09-18 20:48:49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吕布衣,领导看了看他说,你的建议我们带回去研究吧。 工作组走后,吕布衣又继续教育、训斥那几个事主,结果被几个事主联手揍了一顿。吕布衣头上的绷带,

吕布衣

领导看了看他说,你的建议我们带回去研究吧。

工作组走后,吕布衣又继续教育、训斥那几个事主,结果被几个事主联手揍了一顿。吕布衣头上的绷带,就是这么来的。

以上事由是吕布衣告诉我们的。我劝他说,你用心虽好,但也不可犯了众怒。

不料,吕布衣根本不领我的情,反而责备我麻木不仁,说,地球都是被你们这些人毁灭的。听他这话,好像我们这些人已经毁灭过好几个地球似的。

吕布衣虽然挨了揍,可他一点儿也没有灰心,几天后,他跑褪色污染整治办公室,问他上次的建议研究得怎么样了?领导想了想,叫他最好形成一个书面材料呈上来,或有助于正式研究和制定办法。吕布衣立马回家准备书面材料。

在虞乡,遇到有人正在褪色,他还是马上开展批评教育。但他吸取了上次的教训,站在一定的距离之外冲人家嚷嚷,当发现有人要揍他时,他自知不敌,落荒而逃。逃回家后,吕布衣作打油诗数首,拿到褪色点附近和县城的大街小巷,或书写或张贴。我把我以前看到的两首敬录于此,供大家赏析:

《路》:农田谁染污,庄稼不复出,赚了黑心钱,断绝子孙路。

《治》:政府治有方,敲落几块砖,出动人数十,多少车油钱。

这两首都是写褪色污染的。那段时间,吕布衣算是跟褪色污染干上了。刚好,上级领导给档案局打电话,让派个人来临时机构帮忙。局领导一下就想到了吕布衣,找他谈话。他左嘴角往上一撇,似笑非笑:但凡是金子,何处不发光?

吕布衣非但没有消停,反而更活跃了。他每天骑着他的那辆破自行车,四处游走,什么事都管,学生减负和老师办补习班的事、违建拆迁的事、非法占地的事、环境污染的事、贪官污吏的事、动物保护的事、部门不作为的事、资源浪费的事,等等,反正没有什么事跟他是没关系的。吕布衣一般采取直接向主管部门反映情况,人家不理会,他就写打油诗。这样一来,县城的大街小巷,路口橋头,到处可见吕布衣的五字句了。

这事让主任头疼了。有一天,办公室只有我和田文化。主任进来,跟我们谈起了吕布衣。主任告诉我们,吕布衣来了之后,主任以临时机构的名义给他弄了个“行风监督员”的头衔。原以为实至名归,他可以安心工作。可是,主任说,这下更糟糕了,吕布衣不但到处写打油诗,他又多了一项日常工作,就是巡视政府机关大楼。凡是白天开灯工作的,他都一律摁掉开关。人家问他是谁,他就说是“行风监督员”。

你们说,这事怎么办?主任问我们。

我说,主任你应该找他谈话,做他思想工作。

谈了,比牛还倔。他还反过来批评我了,说我“胆小因怕事,明哲为保身”。主任说,这个吕布衣,浑身上下都是“傲慢与偏见”。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