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额头上缠着白纱布的布衣(4)

2022-09-18 20:48:49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吕布衣,倒是有一个办法可以试试。田文化说。 什么办法你说。主任说,我真想把他退回原单位,但Y-怕r他回去以后到处说我们坏话,给我们的临时机构抹黑。 田

吕布衣

倒是有一个办法可以试试。田文化说。

什么办法你说。主任说,我真想把他退回原单位,但Y-'怕r他回去以后到处说我们坏话,给我们的临时机构抹黑。

田文化献策,我们不如办个黑板报,主要宣传我县行风建设工作成效,顺带地,也好让他的“作品”可以名正言顺地发表。这个黑板报就让他负责。他不是喜欢写写画画吗,这不正好?

刚说到这里,吕布衣急急进门。他走到自己办公桌前,拿了笔记本和笔,又匆匆离开。不到半分钟,他又折了回来,拉长了他那张瘦脸,说,你们看看,我们办公室边上的那个墙角,堆满了垃圾,苍蝇成群,臭气熏天。就这样子,还谈什么行风建设!

主任说,对,有道理,我马上叫清洁工过来清理一下。

吕布衣瞟了我们一眼,这点儿事还叫清洁327你们拿锄头、畚箕来,我把它们铲除了。

田文化说,这里没有这些工具,清洁工才有嘛。

吕布衣说,我就知道,你们这些人不热爱劳动。明天我自己带工具来。

这时,主任叫吕布衣坐下,给他布置了新的任务:出黑板报。

田文化给他提供了一些宣传内容,并示意他说,每期黑板报也可以发一首他的打油诗。

主任又强调说,黑板报要经他审核签发,并且,以后吕布衣的作品也只在黑板报这种“正规媒体”(主任原话)刊用,不能写在别处了。

吕布衣欣然接受。两天后,黑板报出来了。果然有一首打油诗:

众善须奉行,诸恶无是处;人人皆自律,寸寸是乐土。

这是吕布衣在“正规媒体”上发表的处女作,体现了他对我们这些人类的自我救赎充满期待。而这首打油诗登在我们的宣传载体上,倒也别样贴切。

田文化略施小计,既丰富了临时机构的工作内容,又招安了吕布衣,如此一来,他就成了主任信赖的智多星。

其实,黑板报早就该办了。主任说,其他县市这样的临时机构成立比我们早,他们的黑板报已经出到二三十期了,而我们才刚刚开始。我们不能落后于兄弟县市,黑板报期数要赶紧上来,所以,这段时间吕布衣你不能休息,每天都要加班。

吕布衣说,我从来不加班。

主任没料到有此一答,一时无措。

所有的工作任务,我争取在八小时内完成,我不会加班的。吕布衣更加肯定地说。

主任脸上有点儿下不来,无奈地说,那我相信你的工作能力。

吕布衣不答。

田文化忍不住说,吕布衣,我就没见过像你这样的懒人。

吕布衣淡淡一笑,你不懒,那你倒是做点儿什么呀!

吕布衣表示自己没时间做这些无关紧要的琐事。难道我们不该做些更重要的事?他正色道,你们可知道?现在遍世界都是灾难。有数据表明,现在的自然灾害是三十年前的四倍,且严重程度更甚从前。环境被污染,生态平衡被破坏,长此以往,我们的地球很快就不能住人了。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