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故事:一颗逃跑的心(4)

2022-09-18 20:29:33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英子,女孩儿出现在村里已经有好几次了。桃花开的时候她就来了,穿红衣红裤,扎着红头绳。我和英子跟在她后面,听她咿咿呀呀地唱,唱春天百花开。现在她

英子

女孩儿出现在村里已经有好几次了。桃花开的时候她就来了,穿红衣红裤,扎着红头绳。我和英子跟在她后面,听她咿咿呀呀地唱,唱春天百花开。现在她不唱了,穿着朴素的旧衣裳,向人们求乞米面。大人们说,女孩儿只在桃花开的时候疯,平常好好的。她的眼有些斜视,十八九岁,模样也算端正。支书雷大伯说:看着还行,说给村里打光棍的小山吧。小山父亲早逝,跟着盲眼的娘过日子,老老实实,三十好几了,还没娶上媳妇。村里人说:那问问?热心的兰姨问了女孩儿,女孩儿同意了。又问了小山和他娘。他娘有些犹豫,怕女孩儿犯病,怕可怜了小山。兰姨说,不要钱呀,婆,小山老大不小了,总是个女人。小山磨磨蹭蹭,想想也同意了。结婚那天,我和英子跟着唢呐声东家进,西家出,在小山家里来来回回串,捡地上的糖纸。窗户上贴着红窗花,门上贴着红对联。屋里,女人们张罗着,小山娘眉眼弯弯。小山穿着暗蓝色中山装,微微笑,给人们递烟。后来在村里,我常看到女孩儿和女人们到溪边洗衣,说说笑笑。我不知道小山怎么想,但到底娶上媳妇了。

我和英子在小山家捡了许多糖纸,花花绿绿。我们蹲在晒谷场上把糖纸一张张展开,用手抚平。同色一叠,同花纹一叠,同大小一叠。那些糖纸捏在手里沙拉响,上面有腻腻的甜味,闻一闻都可以解馋。每一张糖纸都是一只蝴蝶。“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穿花衣的蝴蝶,它们到处逛,在这朵花上采一点儿蜜,在那朵花上吃一点儿糖。它们有的是糖,我们没有。我们只能用蕨草秆吸杜鹃花上的蜜,解解馋。

太阳很暖,在头顶热烘烘地照,番薯在地里茁壮地长。房前空地上,房东大伯种的蓖麻开了花,黄色大喇叭成天吹奏。我和英子去村西头兰姨家看绣球花。紫蓝、粉红的花一大朵一大朵地从塌了口的矮墙里往外探,非常漂亮。我真想掐一朵藏在怀里带回家。我们俩又去看哥哥弟弟捞小鱼虾。他们把小鱼虾养在玻璃罐里,活了两天,死了。听小伙伴说,村尾田里有蟛蜞洞,兄弟俩上蹿下跳,捉回几只小蟛蜞,第二天,蟛蜞也死了。

六月底,后园桃子熟了,沉甸甸压弯了桃枝,整个村子弥漫着甜腻的气息。轮到英子家收桃子,一村子的人都来帮忙。父母也随收桃子的村民进山,一天十二块。十二块,六十斤地瓜米。两人就有一百二十斤。没有土地的父亲知道一百二十斤地瓜米的分量。家里六张嘴。一人一天一个鸡蛋,一年就是两千一百六十个鸡蛋。一个鸡蛋一角钱,十个就是一块。每天用一块,一年就要三百六十块。一担番薯米十八九块,一年就要二十担番薯米。父亲想起仓里的三十多担番薯米,心里闪过笑。母亲数落我们做错事时,常用鸡蛋说事。她说不能白养我们,一天得还她一个鸡蛋。我没有鸡蛋。她把鸡蛋都孵了小鸡。刚出壳的小鸡实在可爱,从蛋壳里出来,趔趔趄趄,浑身湿漉漉的……父亲脚踏实地,顺下高高的桃枝,将一颗颗的桃子放进竹筐里。桃子收成最怕磕,一磕就烂。村民们三五成群,围住一棵。女人们有说有笑,手起手落,速度极快。男人们性子急,只挑大个儿的摘,走得快。英子爸直着根长长的竿子,将高枝上余落的桃子轻敲下来,放进随身挎的篮子里。英子像只小猕猴,快速爬上树头,弯下高枝,让我摘。我们一起扒拉开树底的草丛,寻找掉落的桃子。一筐筐的桃子冒了尖,放在大路边上,透着红。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