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十多年前的失踪案(17)
不在场
齐凡宇单身,所以,周六周日他也愿意在公安局待着,不愿意回铁西的家,是因为母亲总催促他处对象,还总提钟晶萦,说她不管了,你愿意找那个钟晶萦也行,人家也结婚了吧,你呀,干啥都不赶趟。他刚到单位,门卫就告诉他,小华给他打电话了,说让他去太原街,他在牛庄馅饼店等他。小华是外地分来的大学生,单身,周六周日只要齐凡宇不回家,就和他黏在一起。齐凡宇到的时候,小华已经点了四个牛肉馅饼和两碗羊汤。齐凡宇真饿了,他吃了两个香喷喷的牛肉馅饼,喝了一碗热乎乎的羊汤。在这寒冷的冬天,喷香、微辣、飘着香菜味的热羊汤下肚,他一阵阵感到生活的厚爱和幸福。华灯初上,他和小华坐在靠窗户的餐桌旁,窗户玻璃渐次地结了冰凌花,窗户的对面就是那个体育用品店。小华说他今天又在太原街排查了一遍,凡是美发店,他都调查了,没有认识杨德的,咱俩不要在太原街瞎耽误工夫了,要破案,首先突破自己思想的桎梏,要不这案子一辈子也破不了。
首先突破自己思想的桎梏,这句话敲击着齐凡宇的神经。齐凡宇突然说,不,还有个美发店我们没彻查,就是对面的体育用品店。
小华愣了会儿,随即心领神会,小华和齐凡宇同时伸出右手击掌,小华说,师傅高瞻远瞩。第二天,小华就查清了1988年持有这个体育用品店门市房房主的名字,这就好查户主本人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体育用品店就是她开的。中间她把门市房卖了,去了深圳,才回来。这个体育用品店才开了两年,现在她属于租房。
见到这个当年开风尚美发店的店主,齐凡宇还是惊讶了,因为户主不一定就是当年开店的人,但这个户主就是当年开店的人,那时候,她也就二十几岁,就已经有自己的房产了。当年就是她说的,你走吧,没事,烫完,我们有人送她。小华有其他事,齐凡宇一个人询问的体育用品店店主。他认识店主,但店主已经不认识他了。当时烫发、理发的人多,她当然不记得他了。齐凡宇不是很正式的询问,过分的正式,会引起被询问人的警觉,适得其反。地点就在体育店里一问办公室。
齐凡宇问,1988年,你店里有个叫杨德的美发师吗?
店主反应灵敏地说,哦?有。
你确定叫杨德?
我确定。
男的?女的?
男的。
在你店里做什么?
美发。
齐凡宇这样问,是避免诱导回答。齐凡宇问到这儿,确认杨德在她店里,他的心立刻突突地跳,像他是被询问的人。他重新振作精神,集中精力问,你随便说啊,谈谈当年杨德在你店里的所有,日常的,越细越好。
店主回忆着。
杨德在我店里干了能有两年吧,杨德手艺挺高,但不敬业。迟到早退,有时一天见不到人影,到后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他赌博,还经常出入酒店找那里的服务女孩儿。所以,他交往的女朋友都是些社会人,他人长得帅,又会打扮,一般都不用他花钱,多半是女孩儿供他花钱。但他所谓的爱情,往往是无疾而终。没有哪个女孩儿前期投入,得不到回报,还一味地进行到底。当他没有钱花了,就到美发店里来工作。我之所以还留用他,是有一些顾客总是找他做头发,他不在宁可等着。他还有个特点,嘴甜,哄说得顾客做店里最贵的发型。推销的那些什么韩国进口烫发水,跟普通发水效果无二,当然,店里赚得多,那他提成也多。店里韩国烫发水,几乎都是他推销出去的。突然有一天,他再也不来了,但我认为很正常,就他那性格,早晚是要离开我的店的。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