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十多年前的失踪案(30)
不在场
齐凡宇试探着问,这是你的孩子?
钟晶萦只是不置可否地抿嘴笑笑,说,哦,我不是跟你说过我有个男孩儿吗?
齐凡宇说,是的,你说过,孩子有七八岁了。
钟晶萦眼神躲闪着,牵强地笑下说,我要带孩子看电影,时间快来不及了,抱歉,失陪!她便匆匆踏上下楼的扶梯。
男孩儿站在扶梯上,竟回头,向齐凡宇打个胜利的手势。忽然间,他觉得孩子的手势动作那样像小时候的自己。他骂自己简直是胡思乱想。
那天,齐凡宇和小华二人端掉了一个贩毒团伙。队里给他俩请功,材料已经报到局里,年底他俩是先进工作者是没问题了。但他一点也高兴不起来,眼前时不时闪现男孩儿那双好看且略带忧伤的眼睛。困扰着他,到底困扰他什么呢?说不清,搅和得他心烦意乱。
一天在食堂吃饭,小华端着饭碗坐到齐凡宇的桌边,坐下吃饭,用胳膊碰了下齐凡宇,嘻嘻笑着说,跟你对象去棋盘山了,对象挺好看啊。
你咋知道呢?再说,那是对象吗?别瞎猜。
我咋知道?我那数码相机里有照片,你没删干净。我给你留着呢,你还要不要了?不要我就删了。
齐凡宇闷闷不乐,吃完饭,跟小华一同到了宿舍。小华拿出相机,找出那张照片让齐凡宇看。
这张照片是齐凡宇在棋盘山抢拍的,也就是在钟晶萦不注意的情况下拍的,自然、漂亮。照的是侧身。钟晶萦穿着黑色羽绒服,披肩的长发,随风飘着,侧脸看着远方。齐凡宇从镜头端详着这张照片,钟晶萦是越来越有气质了,他没发现,钟晶萦侧脸是这样迷人,要不小华咋说漂亮呢。突然,他看见了她身后的稻田地。在照片里看不出是稻田地,白茫茫的覆盖着雪。不能说是突然看见,而是端详照片中的人时已经看见了,而是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猛然间,猝不及防,一些镜头在大脑闪现。下山去那片稻田地,恰巧,突然,真是突然钟晶萦的脚崴了?齐凡宇仿佛从镜头里又看见了男孩儿那好看略带忧伤的眼睛,钟晶萦的儿子。霍然,大脑影像闪回,大雪夜太原街风尚美发店,他当兵的前一夜,男美发师戴着口罩,给钟晶萦上发卷,不经意的一瞥,齐凡宇看见了美发师戴着口罩露在外面的那双眼睛,好看而略带忧伤。
阴差阳错啊,还是怦然心动,齐凡宇放下相机,喊着小华,拿上战备铁锹。小华知道有情况了,跟着走。开着警车,向着棋盘山方向开去。每次小华开车,这次齐凡宇自己开车,他眉头紧锁,车开得飞快。
这片稻田地开阔,无边无际。冬日的太阳灿烂起来光芒万丈,雪地金光闪烁,如无数的碎砖在太阳下闪光。齐凡宇和小华走在那排水泥预制板上,风吹得预制板上的雪有的地方少,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露出了预制板的本色。预制板之间的缝隙不均,有宽,有窄。小华拿着战备小铁锹正一块一块撬起水泥预制板。小华撬累了,齐凡宇接着撬。小华沿着水泥预制板走,太阳热烈地照耀着他,也照耀着雪,雪花反光,刺得小华眼睛有点疼,他忘记戴墨镜了。有一道光,从水泥预制板的缝隙折射出来,光之强烈,晃得他睁不开眼睛。他嘟囔,这冬天的太阳更毒辣,能把缝隙里的雪照得闪光。又觉得奇怪,地面上的雪都没这么强烈的光,那缝隙里是什么样的雪呢?他干脆趴在缝隙上往里看,反倒什么也看不见了,因为他的身子和头遮住的太阳光。齐凡宇喊小华,快点过来,你来撬,我歇会儿。小华没应声,齐凡宇停下,看小华,看他正半蹲坐,趴在预制板上看。齐凡宇喊,喂,小华,你看什么呢?小华说这缝里的雪闪光,闪得老厉害了。齐凡宇拿着铁锹走过来,嘟囔着,你一天净整没用的,啥都好奇。你用波棱盖想想,预制板盖着,那水渠里怎么能落进雪,就是落进点雪,也没外面的多呀。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