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记忆:不平凡的豌豆(5)
豌豆
黑暗笼罩下的生活,让豌豆憋屈。憋屈对谁说?妈妈,徒增悲伤!爸爸,毫无用处!兄弟、姐妹,表兄、表姐,无可奈何与怜悯!无情的憋屈都被藏进绿叶红花的日记本一页页里,豌豆被亲亲的大哥和美目凝盼、玄裳飘飘的大嫂接进城治病。看不惯大哥的小舅子的花花心肠,豌豆唆使侄子摔了小舅子仰八叉;看不惯小姨子的尖酸刻薄,豌豆冷目相对。豌豆把自己埋进厚厚的书本里,试图忘掉一切。可市侩的亲情还是伴随着病痛不时侵入,豌豆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幼稚,豌豆在被无数次虚伪的亲情、假惺惺的关怀欺骗后开始思索人生,就如扯天扯地的秋雨,霏霏不止。
在温暖的日子里,豌豆就记日记、写文章。豌豆写道:深海国一个姑娘,在囚笼里长大,从没见过太阳、月亮和大自然的花草。她渴望外面的世界,可外面的世界阴森森、冷飕飕,使她惧怕……
平常人的穿衣脱裤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件事了,可豌豆不能,强直、35°弯曲迫使豌豆只能借助棍棒。可在有限的时光里,豌豆总会花费两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来脱换衣服,然后倚靠在床头,读书,写字。她随着书本中主人公嬉笑怒骂,她把故事情节当成邻家二舅三姨,她既羡慕又嫉妒,她既感叹又悲伤。在看到试图到南方闯荡的二哥落魄而归的时候,她感慨人世的艰辛,深感活着的不易,她铁下心来不再出门。
骗子似的中医,大剂量的中药让豌豆左腿比右腿短了三寸,豌豆大声哭喊不要做瘸子,要母亲把缩短的筋拉回来。僵硬、强直、缩筋的腿,起初有撕扯的感觉,豌豆咬咬牙,坚持两个小时,坚持一天,從春到夏,从夏到秋,豌豆的左右腿终于平衡。豌豆在拉筋的过程中明白,万事须努力,努力必有收获。高墙围困中,闪烁着一滴不安分的泪珠,有一只想成为蝶的蛹。
因着“老母鸡孵鸡蛋,时间到了,小鸡得出壳,不出壳就得烂死窝里”的世俗,豌豆作为女人被逼嫁给老的、矮的、丑的“武大郎”。作为女孩儿的一个最后要求,陪嫁一个书柜和书桌,被母亲“正经做几件实用家具才好,譬如,被橱、衣柜、食橱”实实在在拒绝了。不是母亲做不起,而是母亲不看重。在世俗的目光里,豌豆那么一点点可怜的上进心都要被碾压,滚落尘土中。
豌豆不光要同病魔斗,还要与人斗。硬塞来的夫婿的无耻,激发了豌豆深藏内心的耻辱,她想拿起陪嫁的剪刀,可手是那么的无力,她只能把全部的耻辱凝聚到唯一的武器——牙齿上,用钢铁铸就的牙齿硬生生咬下“武大郎”一块肉下来。命运虽不掌握在自己手里,可豌豆依然要同命运抗争。
当发觉被亲爱的母亲欺骗了,昔日的掌上明珠——豌豆再也抑制不住,把头执着地往坚硬的墙上撞。立在绝望的悬崖上,豌豆疯了似的一遍一遍撞着,额头渗出屡屡血丝。乖巧的女儿尽心竭力地帮助料理家事,可一间房、一张桌、一支笔、一本书的愿望都不能满足。为博母亲一笑,豌豆学会幽默,学讲笑话;为不让母亲失望,豌豆学会顺从,学会百般迁就。母亲像武则天一样的精明强干,就应该让女儿享受太平公主一样的娇宠。可事实与想象截然相反啊!母亲对女儿最强大的保护竟然是一嫁了之。倔强的女儿打定了主意,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要主宰自己的命运。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