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大千世界的生命,懂报恩,也懂记仇
导读:姥爷与刺猬,听母亲讲,她小时候姥姥家每年都种甜瓜。 到了夏天,姥爷在瓜田里搭一个窝棚,晚上就睡在窝棚里看瓜。甜瓜地里经常有刺猬出没。 姥爷把刺猬逮住,第二天吃刺猬肉
姥爷与刺猬
听母亲讲,她小时候姥姥家每年都种甜瓜。
到了夏天,姥爷在瓜田里搭一个窝棚,晚上就睡在窝棚里看瓜。甜瓜地里经常有刺猬出没。
姥爷把刺猬逮住,第二天吃刺猬肉。
刚开始吃刺猬时,不懂怎么去做熟,姥爷就用刀如殺猪一般先剥刺猬皮。刺猬的哭声酷似婴儿,让人听了不寒而粟。姥姥跪在地上给刺猬求救,姥爷看杀不了刺猬,就用泥巴糊了放灶膛内烧着吃。他吃刺猬肉上了瘾,隔几天就逮一只来烧着吃。
后来,一群刺猬爬到他窝棚里,他不敢在窝棚里睡觉了。
那一天,他又想抓一只刺猬回家,刺猬们好像有了胆量,不像以前那样老老实实地缩成一个球状束手就擒了,而且伸出头来咬了姥爷的手指。这个被咬的手指就感染化脓,用尽了所有的治疗方法也没见效。那一年,姥爷只有四十多岁,就离开了人间。
姥姥却活到了近百岁高龄,或许与她善待世上所有生命的处世原则有关。
不仅仅是刺猬,在众多的哺乳动物中,都是懂报恩,也懂记仇的。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