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记忆:有父亲的彩色时光

2022-09-19 16:36:19 来源:忠言堂 作者:秩名
导读:有父亲的彩色时光,我记事是在三岁左右,这让很多人惊奇。 母亲总是不在家的,她去食品厂上班,叮嘱姐姐照顾我,说晚上给我们带餅干吃。姐姐嘴里答应着,母亲刚一出门她就跑到外面

有父亲的彩色时光

 

我记事是在三岁左右,这让很多人惊奇。

母亲总是不在家的,她去食品厂上班,叮嘱姐姐照顾我,说晚上给我们带餅干吃。姐姐嘴里答应着,母亲刚一出门她就跑到外面疯玩儿,把我扔下了。我有些寂寞,也有些无聊,于是我独自上路。穿过碎石铺就的巷道,路过一家茶水房,一家烧饼店。出了巷道,拐弯向左是一条大街,有小河穿街而过。小河上有架木桥,从木桥的缝隙里可清晰地看到下面急流的河水。我不敢过木桥,就手脚并用地爬过去。等爬到对岸,我就可以望见父亲的房子了。

父亲的房子当街而住,黛瓦,木板门,厅堂幽深。门前有棵石榴树,树不高。开花的时候最好看了,小红灯笼似的花,挂了满满一树。父亲会摘了戴在我的小辫子上。树干上钉一木牌,上面一行黑漆字。直到念书识字后,我才知道那上面写的是:许羽飞牙诊所。

父亲是个牙医,穿着白大褂,很斯文。父亲远远望见我会笑眯眯地迎出来一把抱起我,用胡茬儿扎我的脸。隔壁是家卖糖烟酒的小店,父亲抱我去买糖。店主是个年轻的女人,苹果脸,扎一条粗黑的辫子。女人和父亲相当熟稔,看见我便笑着伸手来抚我的脸,她对父亲说:“小丫头又来看你啊!”父亲亲亲我的脸,高兴地说:“是啊!”我不关心他们的对话,我关心那些糖,它们用红的绿的糖纸包着,甜得让人心发颤。我吃完糖可以玩那些糖纸,用红糖纸对着太阳照,太阳是红的;换张绿的照,太阳是绿的。

黄昏时我原路返回,父亲会把我送到河对岸叮嘱我,不要跟妈妈说你来过。我狠狠地点点头,回家见了母亲,果真只字未提。

竞不曾奇怪过有这样的状况——母亲住一处,父亲住一处。我以为本该是这样的。直到有一天邻家小孩儿跟我姐姐抢一根橡皮筋,抢不过,他就骂我姐姐是没有爸爸要的野种。我冲上去气呼呼地反驳,我们有爸爸,我们的爸爸是河那边的牙医。那小孩儿就问我:“你的爸爸为什么不住在你们家里?你看我的爸爸就住在我们家里。”

我们哑口无言,回家问母亲。母亲的脸变得铁青,警告我们以后不许再提爸爸两个字,哪个再提就撕烂哪个的嘴!还说,你们的爸爸已经死了!我小小的心哪能明白大人之间的恩怨。

我还是偷偷到父亲那里去,吃糖,玩糖纸,享受我的彩色时光。到底被母亲发现了。母亲责令我跪下,第一次用笤帚打我,她边打边哭。母亲说,下次还吃不吃那个坏家伙给你的糖了?

从那以后,我不再去河对岸。有时寂寞了,我还会站在河这岸往那岸看。有一次正看着看着,就看到父亲过来了。父亲冲我惊喜地叫:“小蕊,咋不过来看爸爸了?”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