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门槛上的时光

2022-09-19 11:43:39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门槛上的沙漏,古时候的门都是木头门,如果把门直接安装在地上,时间久了,木门会逐渐腐朽,地面也会变得坑坑洼洼,门缝则会越来越大。而加上一道门槛,可以起到密合作用。 门

门槛上的沙漏

 

古时候的门都是木头门,如果把门直接安装在地上,时间久了,木门会逐渐腐朽,地面也会变得坑坑洼洼,门缝则会越来越大。而加上一道门槛,可以起到密合作用。

门槛是为了防止了家财外露,同时保护门的底部,以阻挡从门底下吹人的风。在风水上的说法,门槛具有遮挡污物和辟邪的作用,门口横上一道门槛,象征着竖立一道墙,将一切不好的东西挡在门外,保一家人的平安。门槛横伏于门口,由于上下两个门钮的磨合,开关门时总是听到“咯咯咯”的响声,从门槛上迈进去退出来,给人一种家里家外的感觉。

门槛是忌讳用脚去踩踏的。小时候,我如果踩了门槛或者站在门槛上,总会引来长辈们的一番教育。据说,忌踩门槛这一风俗始于先秦时期,那时大臣们出入君主的门户时,不能踩着门槛,只能从上面跨过,传说踩门槛是会损坏自家的风水,冲撞了家神。

门槛的高低,还能体现主人的一种身份。儿时,我曾仔细打量过我家的那道门槛,虽然不是特别高,但那时的我只能踩在小凳子上才能跨上门槛。后来,我越来越高,那道门槛却越来越低,低到只需轻轻一抬腿,就能轻易跨过。奶奶戴着老花镜,坐在门槛上,针线筐里放着各种布头针线,她眯着眼,缝一针一低头,像祈祷一样专注,像哼歌一样轻柔。我爷爷不但会雕刻,会剪纸、画画,还会做各种各样的玩具,而且样样做得非常精美,于是,我经常学爷爷手拿一把钩刀在门槛上装模作样地做玩具,因此,门槛被我砍得伤痕累累。

我们常常以门槛为界,分成敌我双方,外攻内守,用秸秆当枪,战作一团,此时门槛成了双方争夺的高地,只要能站上门槛,就会高喊“我们胜利了!”

那个时候,我家条件不好,家里的光线比较暗,白天又舍不得开灯,加上家中没有像样的桌子,于是每天放学后,我搬一个方凳子当作桌子,然后坐在门槛上开始做算术、抄写语文词语等作业,不知在门槛上写作业写了多少年。曾经有位邻居看到我写字那么认真,说这个小孩儿以后会有出息的。遗憾的是,马上到花甲年龄了,我还是没有出息。门槛足够高,坐着也舒服,因此,每逢吃饭的时候,门槛便成了主要阵地。我生气时,总是孤零零地一个人呆坐在门槛上,那时没有多少人理解我,那道门槛便成了我的最佳倾听者,无声的它,陪伴着我从幼稚走向成熟。

坐在门槛上看天气,也是别有的一番情景。父母出去干活儿了,稻谷晒在篾垫里,父母嘱咐我要随时注意天气,不论大雨还是小雨,都必须急忙收好稻谷。若忽然间下起大雨,都来不及收。那时又是农忙季节,有时候人没在家,稻谷被淋湿了就麻烦了,会影响稻米的质量。只要有人看到乌云密布时,就会跑到门外吆喝一声:“要落雨了,赶紧收谷了!”大家都会赶紧跑回各家的篾垫基,争分夺秒地抢收稻谷。要是稻谷被淋湿了,免不了要被父母训斥。夏天经常会出现对流天气,那时的我年纪小,还听不懂、看不懂天气预报,而且天气预报也经常不准,农村谚语反而很准,如“冬雾雪、春雾雨、秋雾好晒谷”等,秋天早晨大地罩雾,尽管放心晒稻谷。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