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我的老父亲(13)

2022-09-20 15:51:29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继母,北原上的医生看了健健的眼睛后说不要紧,孩子是在光线不好的地方看书看得时间太长,把眼睛弄伤了,他给开几服中药,吃后休息一段时间就好了。继母

继母

北原上的医生看了健健的眼睛后说不要紧,孩子是在光线不好的地方看书看得时间太长,把眼睛弄伤了,他给开几服中药,吃后休息一段时间就好了。继母长嘘了一口气,父亲也觉得轻松了很多。孩子的眼睛只要不是什么怪病就好,谢天谢地啊!

健健回到了家里,按医生的嘱咐吃药,连书也不敢看。继母让父亲到学校给他办了休学,让他休息一年再说。父亲去了,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关心,康康也急得赶了回来,看望哥哥。健健的班主任和几个同学甚至赶到杏子河来看望他,健健很感动,答应老师一定好好养病,争取早日重返校园。

健健吃了老中医的几服中药后,他的眼病并没有较大好转。相反,病情有了新的变化。健健不仅仅是视力的问题,更严重的是身体极度不适,脸色苍白,腹部肿胀,甚至呼吸困难。继母吓坏了,赶紧同父亲带着他到地区医院的眼科检查。到地区医院后健健已进入了休克状态,吓得继母失声痛哭。

健健被拉进医院的急诊室进行抢救,虽然转危为安,但是在随后验尿及血透等检查中,医生发现健健患的并非是“眼底线出血”,而是“慢性肾功能不完全(尿毒症)”。据医生说,此类疾病目前只能采取“血透”“腹透”及肾脏移植的办法进行治疗,而且治疗的医药费十分昂贵,至少也得花上十几万元!儿子得了“尿毒症”,而且还要这么多的钱治疗,这对于家庭经济拮据,心地善良,为人憨厚的继母而言,犹如晴天霹雳。父亲也陷入深深的痛苦中不能自拔。這孩子从八岁讨饭来到杏子河,一晃快六年过去了,父亲对他跟亲生儿子一样,没想到小小年纪会得这种麻烦的病。

医院里,继母搂着孩子不停地哭,还不能让他知道自己得的是尿毒症,怕孩子接受不了,只是告诉他是肾炎和眼睛方面的毛病。孩子很坚强,不断地安慰着母亲。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父亲咬着牙暗暗发誓,即使倾家荡产,也要把健健的病看好。

健健在地区医院度过了最初的危险期后,被转到了省城医院里。父亲回到家里卖掉了圈里的猪,然后找到姑姑。姑姑说家里有一万元,父亲摇摇头说不够,健健在医院做透析等治疗,一天就是上千元,一万元坚持不了多长时间的。他又找人贷了两万元,带着钱来到医院。医院建议健健换肾,继母问,能不能把自己的肾换给孩子?医生说现在还不好说。继母于是给医生跪下,求医生无论如何救她的孩子一命。医生说,救死扶伤是我们的职责,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肯定会做最大的努力的,这一点请放心。继母这才平静了一些。

换肾要花很大的一笔钱,凭借我们家的经济条件,无论如何也拿不出那么多的钱。换肾需要找到合适的肾脏,然后进行手术。手术后尚不能保证是否成功,如果失败,情况将会非常危险。父亲听说有一家中医院采取中药治疗效果很好,花费相对也比较低,于是就把健健转移到那家中医院里。这家医院采用中药理疗的办法,为健健排毒,修复肾脏,即每天睡药包二次,每次约一小时,后用中药药液浸泡双脚三十分钟左右。同时,每周配合灌肠一次、“血透”两次。通过一个多月的治疗,虽然花掉了几万元的医药费,但健健的病情却有了较大的好转。医生告诉继母,如果按此方法再连续用药治疗半年以上,也许你的儿子还是有希望的。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