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我的老父亲(14)

2022-09-20 15:51:29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继母,健健的病情明显好转,加之医生鼓励的话语,给了继母和父亲极大的安慰,同时也激发了孩子同病魔作斗争的勇气和决心。但当想到每月要支付一万多元的

继母

健健的病情明显好转,加之医生鼓励的话语,给了继母和父亲极大的安慰,同时也激发了孩子同病魔作斗争的勇气和决心。但当想到每月要支付一万多元的医疗费用时,他们又陷入一片茫然。这样昂贵的医药费,对于已经家徒四壁的我们家来说,无异于泰山压顶,父亲怎么能喘得过气来?纯朴善良的继母十分心疼自己的儿子,为给儿子治病,她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如果有必要的话,她愿意随时献出自己的肾脏,挽救儿子的生命。

继母的儿子健健是个聪明懂事的好孩子。自从他到杏子河以后,学习成绩一直十分优秀。他为人诚实,乐于助人,团结同学,尊敬老师,深受学校师生的赞誉。在鹿县中学期间,曾多次荣获“三好学生”和“优秀班干部”的称号,并且担任过学生会干部等职务,比我优秀得多。但治疗健健的病需要很多钱,继母和父亲一筹莫展。

为了给健健看病,一向刚强的父亲来到延滨,让我想办法凑钱。父亲脸色凝重,神情疲惫。父亲才刚刚五十岁,却感觉像个六十岁的老头儿,两鬓斑白,微微驼背。我能想到父亲肩上的压力有多大,我感觉父亲已经快要坚持不住了。

我刚刚参加工作,手头也没有多少钱,就出去找了几个朋友凑了一万元交给父亲。父亲二话没说就走了,连饭也没吃。我知道救人要紧,这点钱对于健健来说也维持不了多久,但是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我能做到的也就这些了。

健健的病情虽然有了较大的好转,但是住在医院里每天都要花钱。继母在那里照顾儿子,父亲往返着到处借钱。曾经刚强的他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孩子的病要紧,父亲把自己的尊严已经置之度外了。

圈里的牛叫了起来。父亲知道,已经一整天没有喂草,牛早就饿了。父亲揽了一升牛料来到牛槽前,黑牛看见他就开始甩尾巴,眼睛瞪得瓷圆,脖子伸得老长。父亲把牛料倒进槽里,黑牛贪婪地吃了起来,舌头卷得很快。黑牛四岁了,牙已经换齐了,正是出力气的时候。一头牛在犁沟里顶两头牲畜。耕地的时候父亲晚上会起来给它搭料,牛第二天就有精神。这头牛从小在家里长大,老牛被卖的时候它还是个小牛犊,正在吃奶。由于家里急需用钱,父亲把老牛卖给了马家河的一户人家。晚上老牛没有回来,小牛便对着沟口哞哞地叫,叫得人心慌。奶奶让父亲把小牛抱回窑里,跟人家借了羊奶給它喝。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老牛挣脱缰绳从马家河回来了,站在栅栏门外“哞哞”地叫。小牛听见母亲的声音,从圈里跑了出来,娘儿俩一应一合,看得奶奶直流眼泪。父亲发现老牛的身上全是伤,腿也有一些瘸。中午的时候那家人找来了,那人说,这头牛到家后一直叫,半夜它挣脱缰绳后把门撞开跑了。那人说,他家的门很结实,不知道这牛是怎么把门弄开的。父亲看着老牛和小牛相互依恋的样子,心软了,就不想卖牛了。但那人说不行,已经成交的生意不能反悔,于是老牛又被牵走了。后来听说,那头牛每天晚上都在叫,也不好好吃草,没过多长时间就病倒了,没有再起来。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