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我的老父亲(16)
继母
奶奶对父亲放心不下,父亲每次出门她都要送很远一段路程。父亲说,娘,你回去吧,我都几十岁的人了,你还把我当小孩子看。奶奶说,你走吧,我不送了。可是等父亲走出好远,一回头,发现奶奶还在后面。
天上积攒了厚厚的云彩,阴得很厉害。看样子今天会有雨。县城今天逢集,父亲本来想把牛赶到县城去,但是县城的集市牲口价很低,好牲口都汇集在一起了,买牲口的人挑剔得很。为了能多卖些钱,就得跨过洛河走很远的路程。父亲准备将牛牵到邻近的一个县的集市去卖,那个集市叫永乡,离杏子河有五十多里路,集贸市场比较大,牲口价也好。走永乡要经过洛河。河水很宽,没有桥,但水流平缓。河上面有一个渡槽把两个不同的县连接在了一起。渡槽是专门用于把南边水库的水引到洛河北岸而修建的一个设施。牵着牛走在渡槽上很担心,因为渡槽里的水流速很快,人在窄窄的槽帮上感觉有些晕,一不小心就会掉进水中。父亲牵着牛自己要注意,还得让牛注意小心才能安全通过。好在黑牛比较听话,也比较小心,渡槽很快就过去了。
下午的时候,父亲才到达永乡。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大家都在匆匆地选择自己需要的东西。父亲牵着牛来到位于街道南头的集贸市场,市场的牲畜很多,叫声此起彼伏,传得很远。父亲把牛拴在桩子上,突然感觉到很饿,于是蹲在地上拿出干粮啃了起来。黑牛看样子也饿了,看着父亲不停地摇尾巴。父亲站起来到旁边的地塄上弄了些草扔在地上,把牛安顿了,然后东张西望地寻找买主。
从此,只要去县城,父亲都会拿些家里的土特产给那人带去,我们在本地除了姑姑也没什么亲戚,一来二往两家人就成了亲戚一样的好朋友。那人说,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吭气,都是老乡哩,不要客气。父亲不好意思打扰人家,所以,这些年来一直没给人家增添过什么麻烦。
现在,为了给孩子看病,父亲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能想起来的人都去借钱了。父亲来到县城,找到那个老乡把情况说了。老乡很客气,问他需要多少?父亲说,这孩子的病得花很多钱,一时半会儿可能还好不利索,所以,你根据自己的情况给我借就行了。后半年有了收成我就还你。
老乡拿出了三千元钱,父亲很感动,千恩万谢方离去了。
三千元加上原来的四千是七千,钱还不够。父亲思谋再三,又来到延滨找我想办法。
那时候我刚结婚,上次借的钱窟窿还没有堵上,为此我跟妻子经常吵架,弄得不可开交。如果说那一次父亲来借钱她还给点面子,这次她是忍无可忍了,当着父亲的面就开始发作了。
“——有完没完啊!你以为你儿子有多大的本事?我们家是银行吗?!那窟窿大着哩,几时能填满?你为了这个老婆的儿子把我们逼成这样,平刚难道不是你的亲儿吗?!”妻子横眉冷对,声色俱厉。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