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我的老父亲(2)

2022-09-20 15:51:29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继母,奶奶经常教训我们,说我们没礼貌,对继母态度不好。记得刚开始的时候真是剑拔弩张,继母一厢情愿地跟我们说话,表现得很热情,我们却有意在跟她找

继母

奶奶经常教训我们,说我们没礼貌,对继母态度不好。记得刚开始的时候真是剑拔弩张,继母一厢情愿地跟我们说话,表现得很热情,我们却有意在跟她找事,怎么看都不顺眼。我们常常无端地挑起事端,甚至希望父亲能狠狠地揍她一顿。然而这个女人很聪明,她并不上我们的当,不跟我们一般见识。父亲知道是我们的错,也不好对她说什么,相反有时还狠狠地教训我们几句,我和姐姐委屈得受不了,跑到母亲坟上放声痛哭。我们越哭越伤心,越哭越伤心,这时父亲来了,默默地站在那里,等我们发泄得差不多了,然后一只手抓着我,一只手拉着姐姐往回走。我看见继母站在院子里,慌慌张张的样子,似乎是她犯了什么严重错误,等待父亲的惩罚。我们回去后她便把做好的饭端上来,讨好地看着我们,要我们快吃。姐姐说她不饿,赌气到小窑里去了。我正准备离开,被父亲一声断喝喊了回来。父亲大概是再也看不下去了,我们这样做可能也伤了他的心。父亲的表情很严峻,看着我将饭吃掉。那以后,我们的行为有所收敛,但同继母的感情却怎么也建立不起来。

冬季的时候各村搞农田基建,山山峁峁都是人,红旗漫卷。河滩的滩地已经冻住了,必须把冻盖揭起来才能挖土。有的地本来是不需要平整的,这样来回折腾,把多年的肥土都埋到下面了,翻上来的黄土不长庄稼。但是运动就是运动,今年在杏子河,明年是马家河,后年在哪里还不知道呢!平整土地的时候,周围几个村子的人都来了,几百号人大会战,场面非常壮观。各村都有任务,完成了就可以回去。杏子河的好滩地本来就不多,这样一折腾便更少了。父亲不想让他们折腾,公社就派工作组来了。工作组严厉批评了父亲的保守思想,平整土地的总负责由队长薛大毛担任。薛大毛从来没领导过这么多人,以前村子里许多事情也是和父亲一起商量的,這下好了,什么事情都可以自己做主,薛大毛准备放开手脚大干一番。

杏子河的人被安排在水库的后面,那里河流弯道较多,滩地坡度较大,工作难度也比较大。因为所有的村子都是给杏子河“干活儿”来了,所以把难做的工作留给自己也是应该的。父亲与全体社员起早贪黑在工地上千活儿,“起床五点半,地里两顿饭。”继母跟着父亲每天上工,回家后不管多累还要做饭,第二天天不亮又得下地。那时我跟姐姐放寒假了,也跟着社员们在地里劳动,每天挣三分半工分,这也是我们最后一次参加集体劳动,第二年责任承包就全分开了。

薛大毛做了总指挥后基本不干活儿,而是在各工地巡游,指点江山,发表激情演说。大毛曾经跟随公社干部去过山西大寨,在那里学习先进工作经验,取得真经后回来大搞梯田建设,把杏子河的山峁变成了虎头山。杏子河的工作曾受到公社的表彰,大毛被评为先进劳模,在县城里接受县长的大红花,照片放大后被装进了玻璃镜框,至今还挂在墙上。这是大毛见过的最高领导人了。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