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洛河边的渡船(11)

2022-09-20 15:59:40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啄命图,我在六姑的织布声里人梦,又在六姑的纺花中醒来,夜静了,鸡叫头遍了。蒙陇中听到六姑和着纺花车的风轮,哼起了那令她心碎的调调儿: 五想俺妹妹

啄命图

我在六姑的织布声里人梦,又在六姑的纺花中醒来,夜静了,鸡叫头遍了。蒙陇中听到六姑和着纺花车的风轮,哼起了那令她心碎的调调儿:

五想俺妹妹,妹妹比我小几岁

大麦没割小麦割,俺还是个女光棍

六想俺的房,房里是个破庙堂……

我又在六姑凄惨惨的哭一样的歌声里人梦了。

有一天早上,奇迹出现了,六姑开院门时,眼光忽然亮了。

门槛下,一块洋胰子(肥皂),一块雪花膏,一块洋布手巾。

是从门缝里塞进来的。六姑捧起来,紧紧贴在心窝上。收拾起这莫名其妙从天而降的礼物,六姑又拿出那个木柄弹弓,黄蜡蜡的脸红了。后来六姑对我说,她当时就有一种强烈的预感,感觉这一切都与那个小男孩儿有关联。

爹饿得两眼发昏,虚胖胖的脸像是发酵的面,指头按一下就是一个小坑。

天快黑,六姑跟娘到黄河滩挖野菜回来,往院子里倒,奶奶、爹连忙搬个凳子过来,围成圈儿择菜。

灰灰菜圆圆的叶子,叶子上面一层红扑扑的茸粉粉。猪毛尾菜的叶子像一根根绿针,嫩濯濯的。马紫菜厚墩墩的,椭圆的叶子,颜色像红薯似的。刺角芽桃叶似的,叶上面长满了刺刺……娘把灰灰菜、猪毛尾菜放一边,这两样菜碱性大,可熬碱。马紫菜单独存放。眼看着菜要择完,六姑抓把麦秸,把火绳裹到麦秸中间。“呼呼”猛吹几下,麦秸轰一下着了。六姑把麦秸捅进灶膛,放一把花柴秆,噼噼啪啪旺起来。

锅滚了。

娘把择干净的灰灰菜、猪毛尾菜丢进锅里。有蒸一锅馍的工夫,把菜捞出来,然后加大火,等锅里水熬干,锅底一层白。娘用锅刀一刮,一层白粉刮下来,装到碱瓶里。娘换上水,把鲜嫩的刺角芽丢进锅里,煮烂后捞到和面盆里,用蒜锤捣成糊糊,掺一把麸子,加一勺刚熬出来的碱,使劲揉搓,和成一个绿团团。

娘拿过大擀面杖,在案板上擀起来。面太软,擀重了,粘到擀面杖上揭不下来;轻了,擀不开。

奶奶说,用小擀面杖,多擀几剂。

案板上,一块像烙馍大小的面饼擀成了,娘切成二指宽的面片,下到锅里。

奶奶说:“火烧大,锅大滚起来才下面片,滚一滚就捞。”

捞到碗里,野蒜苗捣成水一浇,好香啊!

爹端起碗,三扒拉两吞,一碗面下了肚,丟下碗,抹抹嘴,说:“十一队、九队都有断粮的,唉,咱队有几家,这一春也不好熬。”

奶奶骂:“都是你这鳖羔子作孽作的,棒槌似的玉蜀黍,一多半都没掰,连秆带穗一铡,沤粪了,可惜不可惜?”

六姑和爹那年收玉米闹气后,吃了“懒汉缸”,此后,六姑不搭理爹,见面不搭腔,跟陌生人似的。这会儿爹羞死了,看看六姑,嘴张了几张,想说话。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