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洛河边的渡船(14)

2022-09-20 15:59:40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啄命图,娘找来两个圆荆篮,每家少半篮。六姑挨家挨户送,等到全队二十多户送完,我已经中午放学回来了。 回到家,书包来不及放下,我便迫不及待地讲述了

啄命图

娘找来两个圆荆篮,每家少半篮。六姑挨家挨户送,等到全队二十多户送完,我已经中午放学回来了。

回到家,书包来不及放下,我便迫不及待地讲述了语文老师晕倒的事。

奶说:“老师一定是饿晕了!”

爹重重叹了口气。

六姑看看这个,瞅瞅那个,嘴唇动了动,终于说道:“老师是咱山沟里的宝,下一辈孩子,吃啥穿啥喝啥,指靠人家哩。咱能少吃几顿,不能叫人家受饿。”

娘说:“那把咱剩下的玉米棒,匀半篮给人家送去吧。”

爹有点迟疑,奶不说话,我只管往篮里捡。捡了大半篮,上边盖了一点野菜,就往语文老师家里去。下午没课,我有的是时间,还有,我还想找二妮玩呢。

语文老师是民办老师,家在邻村,和俺家隔三道溝。他家里只有兄妹两个,妹妹叫二妮,跟我同班。他娘死得早,爹新中国成立前被抓了壮丁,人家都说他爹还活着,如今在台湾。就为这,语文老师至今还未成家。

一进大门,二妮在“拍麻雀”。空荡荡的院子,扫得干干净净。院子的当中,一尺多高的一根木棍,支着筛子边,筛子形如大脸盘,筛子底下,撒了一大把谷糠。一根长长的绳子,一头拴在木棍下端,另一头拖在窑洞口的花柴垛边,二妮躲在花柴垛后边,身下垫了一些麦秸,趴在那里,两只手拽着那根拴着木棍的绳子,睁大两眼,观察着筛子底下。大门口两棵高大的枣树上,嫩黄的枣叶间,云集着一群麻雀,叽叽喳喳在树头上喧闹,不时伸着小小的圆脑袋,瞧着院子当中那一片谷糠。

二妮看见我进去,趴在那里没动,轻轻摇了摇手,示意我莫惊动树上的麻雀。我沿着墙根,蹑手蹑脚地绕到花柴垛后边,把篮子放到一边,倒卧在二妮身边,两手支着下巴,注目着这场人鸟之战。

一只麻雀从树梢上弹下来,飘在了筛子边,两只小爪子一蹦一跳的,跳跃到筛子旁边,四处环顾,看看没有危险,之后便钻进到筛子下边,贪婪地啄起筛子下边的谷糠。扑棱棱几声,树梢上骤然落下四五只,都钻进筛子下边,围到头一只麻雀身边,忘情地啄食。

二妮瞪大了眼,紧紧盯着筛子下面的麻雀。“啪”,二妮猛地一拉绳子,支着筛子边沿的木棍倒了,洗脸盆似的筛子严实合缝地扣在地上,麻雀一个也没跑出来。

“扣住了!扣住了!”我为二妮叫好。

我们两个跑过去。二妮一手压住筛子边,一只手顺着地面伸进筛子底下,逮住一只麻雀拽出来,然后如法炮制,把其余六只都给逮住了。

二妮挖了一铁锨红土,和成泥,用红泥巴把六只麻雀全都给裹了一层,然后去墙角架了一堆花柴,燃烧起来后,把六只麻雀放到火里烧。

忙完,二妮洗洗手,对我说:“俺哥病了几天啦,树叶、野菜、红薯梗、淀粉吃不下,我才想起拍麻雀,叫哥换换口味。”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