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洛河边的渡船(17)

2022-09-20 15:59:40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啄命图,娘知道花提兜的秘密,掂起来硬塞到语文老师怀里,嘴唇直打战,一个劲地说:不,不能,可不能 爹从娘枕头风中,似乎比奶奶更清楚这个花提兜的来历

啄命图

娘知道花提兜的秘密,掂起来硬塞到语文老师怀里,嘴唇直打战,一个劲地说:“不,不能,可不能……”

爹从娘枕头风中,似乎比奶奶更清楚这个花提兜的来历,这会儿眼角的泪水,忍不住落下来,想想这几年兄妹间的事,阵阵羞愧从心底翻上来。而今自己患了大难,语文老师把六妹攒的盖新房的钱掂来了,有脸接吗?不接怎么办呢?三思两想,一巴掌扇在自己脸上,说:“六妹,哥不算人,对不住你啊!”

话未说完,爹涕泪滂沱。

语文老师一愣,慌得不知所措,忙伸手拉爹:“大、大哥,别这样!”

毕竟是兄妹啊,何况是龙凤胎的兄妹,能记恨一辈子?六姑心一软,眼圈红了,连忙拉住爹的另一条胳膊。嘴唇抖了几抖,叫了声“哥”。

这声久违的“哥”让爹哭得更凶了。

六姑喉咙噎住了,使劲咽口唾沫,说:“哥,过去的都过去了,你也不用想那么多。”泪人似的爹,两手抱头,一屁股蹲在地上。

奶哭,娘哭,我也哭了。

那晚也是十五前后的月亮,还是那个时辰,一对儿患难中的情人,又到了老地方。小麦已经收割过,地里空荡荡的,那里已是一个失去饱满果实的地方了,但,小麦的馨香还恋着大地,丝丝缕缕,不忍离去。麦地边的一棵枣树上,枝叶间藏着玉米粒大的果实,夜风吹来,随风摇曳,发出轻轻的“唰唰”声。

语文老师望着枣树,说:“七月边,枣红圈。快熟了。”

六姑没有说话,仿佛已经尝到那甜蜜的枣。

村中心的十字路口,盖起一间单草房。门口挂起了一块崭新的招牌,语文老师的仿宋字格外扎眼:六月缝纫铺。

那年头,生产队底子薄,允许社员搞副业,六姑每月给队里交十块钱,队里给记240个工分,余者自落。用后来的话说,六姑成了个体户。

缝纫机“哒哒哒”的声音,连明彻夜地响。响声里,语文老师的院里,盖起了三间新瓦房。新房的显眼处,挂上了在那个清风醉人的月夜里,语文老师构思的那幅《啄命图》。

奶私下给六姑算了命,六姑结婚的好日子定在这一年的八月初二。

村里的小学加了初中班,语文老师教初三的政治、语文。我和二妮还是他的学生。有一阵儿,兴了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各村的“贫管会”互相派驻。驻俺村学校的是乔湾村的贫管队。这天下午一上课,全校师生集合排成两队,从校园扯到村子路口,敲锣打鼓,欢迎“贫管会”进驻学校。“二烧包”陪着五六名“贫管会员”,气宇轩昂,满面红光,笑嘻嘻地向使劲鼓掌的学生们招着手。

咦,和“二烧包”并排走着的“贫管会员”似乎有点面熟,头上戴的是草绿色解放帽。上身挺时髦地穿了件蓝条绒袄,下穿黑条绒裤,脚蹬一双解放鞋,胸前一枚金色像章,阳光下熠熠生辉。脖子上挂了架相机,一走一晃,一副阔绰神气的样子。可惜,嘴上斜叼的烟卷,煞了一身的光彩……这不是当年与六姑算命、相亲的赖七吗?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