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洛河边的渡船(19)

2022-09-20 15:59:40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啄命图,二妮当场昏了过去。 我不敢相信,但却又是真的。老师啊,您不是劝过六姑嘛,只有最蠢的人,才会让无聊的唾沫左右自己的命运。您知书达理,咋能走

啄命图

二妮当场昏了过去。

我不敢相信,但却又是真的。老师啊,您不是劝过六姑嘛,只有最蠢的人,才会让无聊的唾沫左右自己的命运。您知书达理,咋能走这条路?您那女人似的脾气,您那要脸不要命的性格……老师,老师,您就忍心撇下您的那些学生吗?您就忍心撇下六姑,撇下一个等你十年的情人吗?

语文老师从校园里消失了,像风里的一片树叶,悄没声息地消失了,像蓝天上一朵洁白的云,不知飘到了哪里。

六姑得知消息,跑回家里,打开箱子,拿出了奶奶给她准备了几年的嫁妆,掏出压了几年的新婚嫁衣,绿条絨裤,红条绒袄,带襻的黑条绒鞋,掂出她给语文老师准备的结婚服,蓝中山装,黑华达呢裤子,摘下了挂在墙上的相伴了十年的两幅炭铅画……二妮搀住奶奶,我搀着六姑,踩着昏黄的夜路,来到了黄河边。

河水咆哮着,团团浑浊的浪花,卷着白沫,向岸边涌来荡去。

奶奶选了个地方,铲个土堆,插上她粘的招魂幡。

六姑哆哆嗦嗦,划了根火柴,一团淡淡的绿烟,燃着了一卷五色纸。五色纸火把似的,引着了虚腾腾的被褥,蓝色的火焰升腾起来。

风吹过来,火光里,六姑抖抖那新崭崭没沾过水的条绒嫁衣,丢进火里。蓝中山装,黑华达呢裤子,一件,一件,都丢进了升腾的火焰里。

火光烤着呆呆的六姑,六姑呆呆地抖抖那两张画像,猛地投进火里,“轰”的一声,两个微笑的人影化为黑黑的灰烬。

六姑从包袱里拿出那双鞋,从灰堆里捧一捧灰烬,装进像棺材似的鞋壳篓里,然后,轻轻地托着两只鞋,丢进岸边的浪头里。

浑浊的浪涛,卷走了两只像棺材一样的鞋。

奶奶哭哑了声音,在招魂幡前喊着:“老六家,回来吧,老六家,回来吧!”

“忽……哗”,喧嚣着的河水,呼应着奶奶的召唤。

“老六家,回来吧,老六家,回来吧!”

奶奶惊恐地跪下,忽又惊恐地立起来,对着河面一阵默默的祈祷。突然,发疯似的沿着岸边跑起来,惊恐的喊声,回荡在茫茫的夜空里:“回来吧,老六家,回来吧!”

奶奶疯了。

奶奶疯的第三天,像睡着似的,停止了呼吸。

在村里生活了29年的六姑,真的要离开这个村子了。二妮辍学了,也跟着六姑走了。

那天,村里人还在五更的睡梦里。“喳鸡”鸟扇着黑色的翅膀,在村头的老槐树上空俯冲,盘旋。六姑先去告别奶奶,奶奶的坟在村后第二道岗上,那岗叫作焦岭。六姑跪在奶奶的坟堆前,对着圆圆的坟头,摆好供,磕了头,念叨着:“娘,您闺女走了,您不用再莹记闺女了,我会嫁的。等您闺女嫁了人。带着您的老六家再来瞧您。娘,我走了……”旷野里静静的。风吹着潮湿的庄稼野子,声儿凄凄的,像是在回应六姑的话。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