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洛河边的渡船(8)

2022-09-20 15:59:40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啄命图,娘从下屋蹿出来,拦腰抱住了六姑,连哭带劝,把六姑拖进了上屋。 奶奶这才一屁股坐在院内,放声大哭起来,边哭边诉:她爹呀,你一走算是心净啦,

啄命图

娘从下屋蹿出来,拦腰抱住了六姑,连哭带劝,把六姑拖进了上屋。

奶奶这才一屁股坐在院内,放声大哭起来,边哭边诉:“她爹呀,你一走算是心净啦,撇下这一家踢腿驴子抵架牛,叫我咋过啊!”

六姑嫌爹霸,爹嫌六姑能,兄妹俩没有缘法(即缘分),常犯嘴,你吵我呛,谁也不服谁。

有一天晚上,天上有大半个月亮,队里的大场上坐满了人。开会选队长,大队长一连提了六个候选人,都未通过,选戚姓的,彭家祠堂的人不举手;提李姓家门的人,张家一大支装哑巴。后来,黑影里有人说,干脆抛绣球吧,叫老天爷选。一时间,叽叽喳喳,长腔短调,高声低语,都说,中,中。

提议的人叫李牛角,这会儿他掏出粗布手巾,從麦秸垛上拽一把麦秸,包扎起来,软绵绵的,松和和的一个绣球。

众口一腔,说推选人缘好的寿星二爷抛。

寿星二爷受到尊重,脸上就有些许得意神色。他佯装推辞一番,然后从屁股底下抠出鞋踢拉上,站到人群当中,摇一摇三绺白银胡子,绣球在手掌心上掂一掂,仰着脖子看星星月亮,一副上不欺天、下不欺地的公正模样儿。而后,右手慢悠悠地抬起,抬到拉肩平,猛朝上一抛,场上二三百号长的、短的、粗的、细的、黑的、白的都伸着三根筋跳着的各式各样的脖子,鹅一样高高翘起来,半闭的、半缝的、揉着的、捂着的、看星星的、斜月亮的、瞅东的、望西的百姿千态的大眼小珠,一齐瞪得溜溜圆,死盯着绣球转。

绣球儿流星般落下来,不偏不倚砸在爹光葫芦似的脑袋上。

爹抓元宝似的两手抱住绣球,立起来,嘴咧得像个小瓢,对着满场社员,嘿嘿傻笑。大队长说:“给新队长呱唧呱唧。”当地土话,“呱唧”就是拍手的意思。男人堆里像是一下子都停了呼吸,女人堆里互相捣着胳膊,使着眼色,好一会儿,掌声才噼里啪啦地响起来。掌声零零星星,稀稀拉拉,显然是不满意。

大队长说:“请新任队长讲话。”

爹咧开了瓢似的嘴,五尺七的身板挺得怪直,吭吭哧哧地说:“俺家坟上没长过当官的蒿子,今儿个老少爷们儿抬举咱,选咱当队长,往后,老少爷们儿叫咱咋弄,咱就咋弄,不叫弄,不弄。”

轰!满场大笑,随即一片议论:“熟了,熟了。”“熟”在当地还有另外一层意思,称呼过于天真、实在的人,有点戏弄的成分;“不熟”的意思与之相反。大伙儿此时说“熟了”,还有一个典故。有一年初一早上,奶揭开锅盖,下了一案板饺子。合上盖没一会儿,爹说,熟了,捞吧。奶说:“你捞个尝尝生熟。”爹笊篱下锅,捞出一个,大嘴一吞,边嚼边说:“熟了,熟了,就是馅儿有点凉。”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